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豫北潮土区粮食生产潜力核算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1 绪论第12-15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5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3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5页
2 国内传统粮食生产能力计算方法第15-29页
   ·时间序列法第15-17页
   ·经验公式法第17-18页
   ·实验法第18-20页
   ·作物生长模拟法第20-22页
   ·机制法第22-26页
     ·光温水土衰减模型第22-24页
     ·农业生态区模型第24页
     ·耕地地力评价模型第24-25页
     ·农用地分等定级第25-26页
   ·传统机制法所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3 研究目的及新的耕地地力评价框架体系第29-31页
   ·研究目的第29页
   ·新的耕地地力评价理论框架第29-31页
4 材料与方法第31-41页
   ·研究区概况第31-33页
     ·气候第31-32页
     ·地形地貌第32页
     ·河流和降水第32页
     ·土壤第32-33页
   ·研究方法第33-39页
     ·耕地地力评价基本空间单元的确定第33-34页
     ·质地构型判断标准第34-37页
     ·质地构型分等第37页
     ·层次分析法第37-39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9-41页
5 豫北潮土区耕地地力评价第41-52页
   ·评价单元生成第41-44页
     ·质地构型图第41-42页
     ·土地利用现状图第42页
     ·行政区划图第42-43页
     ·评价单元生成第43-44页
   ·指标体系构建第44-46页
   ·指标权重赋值第46页
   ·指标体系归一化处理第46-47页
   ·耕地地力等级的确定第47-52页
6 粮食生产潜力计算第52-61页
   ·基于耕地地力等级的潜力计算第52-54页
     ·评价单元与产量数据对接第52页
     ·基于耕地地力等级的粮食生产潜力计算第52-54页
   ·基于土壤类型的潜力计算第54-61页
     ·基于土壤类型分级的区域统计第54-57页
     ·基于土壤类型分级的潜力计算第57-59页
     ·潜力计算结果分析第59-61页
7 结果与讨论第61-63页
   ·主要研究结果第61-62页
   ·讨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巩义市2010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现状调查
下一篇:《南华真经注疏》训诂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