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研究目的、思路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公共工程种群及群落可持续能力评价理论基础 | 第15-29页 |
·公共工程的定义及本质特征 | 第15-16页 |
·公共工程的定义 | 第15页 |
·公共工程的本质特征 | 第15-16页 |
·公共工程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其新内涵 | 第16-18页 |
·公共工程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第16-17页 |
·公共工程的新内涵 | 第17-18页 |
·公共工程可持续的概念与内涵 | 第18-22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 第18-20页 |
·公共工程可持续的概念与内涵 | 第20-22页 |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 第22-26页 |
·生态学的概念 | 第22-23页 |
·自然生态系统 | 第23-25页 |
·生态位 | 第25-26页 |
·公共工程项目生态系统 | 第26-29页 |
·公共工程项目生态系统的概念 | 第26页 |
·公共工程项目生态系统的构成 | 第26-27页 |
·公共工程项目生态系统的功能 | 第27页 |
·公共工程项目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 | 第27-29页 |
3 公共工程种群和群落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8页 |
·公共工程种群和群落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9-30页 |
·公共工程种群和群落可持续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30页 |
·公共工程种群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0-35页 |
·公共工程种群质量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公共工程种群健康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 | 第32-33页 |
·公共工程种群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第33-35页 |
·公共工程群落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5-38页 |
·公共工程群落质量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 | 第35页 |
·公共工程群落健康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 | 第35-36页 |
·公共工程群落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的设置 | 第36-38页 |
4 公共工程种群和群落可持续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 第38-50页 |
·公共工程种群和群落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 第38-46页 |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 第38-39页 |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第39-41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46页 |
·公共工程种群和群落可持续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第46-48页 |
·单个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46-47页 |
·中层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47-48页 |
·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48页 |
·公共工程种群和群落可持续能力评价标准 | 第48-50页 |
5 实例分析 | 第50-54页 |
·实例背景 | 第50页 |
·建立可持续能力评价体系 | 第50-51页 |
·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 第51-54页 |
·单个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51-52页 |
·中层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52-53页 |
·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53-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