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9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汽车零部件常见的失效形式 | 第13页 |
| ·汽车零部件尺寸恢复技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汽车零部件尺寸恢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4-18页 |
| ·汽车零部件尺寸恢复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汽车零部件尺寸恢复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2 冷焊法恢复尺寸及冷焊层组织性能研究 | 第19-35页 |
| ·冷焊的原理及特点 | 第19页 |
| ·冷焊工艺的确定 | 第19-25页 |
| ·试件材料的选择 | 第19-20页 |
| ·冷焊机的选择 | 第20-21页 |
| ·冷焊补材的选择 | 第21-22页 |
| ·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22-25页 |
| ·修复层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 第25-33页 |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25-28页 |
| ·结合强度测试 | 第28-29页 |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9-31页 |
| ·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31-33页 |
|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3 电刷镀恢复尺寸 | 第35-49页 |
| ·电刷镀原理及特点 | 第35-36页 |
| ·电刷镀的原理 | 第35-36页 |
| ·电刷镀的特点 | 第36页 |
| ·单一刷镀的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6-43页 |
| ·试件材料的选择 | 第36页 |
| ·刷镀电源设备的选择 | 第36-37页 |
| ·镀笔的选择和设计 | 第37-38页 |
| ·镀层厚度的确定 | 第38页 |
| ·镀液的确定 | 第38-41页 |
| ·主要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41-42页 |
| ·单一刷镀快速镍工艺流程 | 第42-43页 |
| ·快速镍复合刷镀工艺参数确定 | 第43-48页 |
| ·快速镍复合刷镀原理 | 第44-45页 |
| ·不溶性固体颗粒的选择 | 第45-46页 |
| ·快速镍复合电刷镀溶液要求 | 第46页 |
| ·MoS2/快速镍复合刷镀 | 第46-47页 |
| ·SiO2/快速镍复合刷镀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镀层组织性能研究 | 第49-65页 |
| ·镀层外观质量的检测 | 第49-50页 |
| ·镀层金相组织观察 | 第50-52页 |
| ·镀层的能谱分析 | 第52-59页 |
| ·镀层结合强度检测 | 第59页 |
| ·镀层硬度测量 | 第59-60页 |
| ·镀层摩擦磨损性能检测 | 第60-63页 |
|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