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水斋存牍》所载人命案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4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二)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五)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13-14页 |
| 一、 《盟水斋存牍》及所载人命案概述 | 第14-19页 |
| (一) 《盟水斋存牍》简介 | 第14-15页 |
| (二) 《盟水斋存牍》所载人命案概述 | 第15-17页 |
| (三) 人命案高发的原因 | 第17-19页 |
| 二、 人命案主要类型分析 | 第19-25页 |
| (一) 谋杀 | 第19-21页 |
| (二) 故杀 | 第21-23页 |
| (三) 过失杀 | 第23-25页 |
| 三、 人命案的法律适用 | 第25-29页 |
| (一) 适用律文 | 第25-26页 |
| (二) 适用例文 | 第26-27页 |
| (三) 适用律文,例文作为补充 | 第27-29页 |
| 四、 人命案的刑罚运用 | 第29-36页 |
| (一) 《谳略》中的刑罚 | 第29-32页 |
| (二) 《矜审》中的刑罚 | 第32-36页 |
| 五、 人命案所反映的慎刑恤刑理念 | 第36-43页 |
| (一) 慎刑理念 | 第36-41页 |
| (二) 恤刑理念 | 第41-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