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8页 |
·改性硅油 | 第15-18页 |
·改性硅油的种类 | 第15页 |
·改性硅油的性质 | 第15页 |
·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氨基改性硅油的研究 | 第18-23页 |
·荧光化合物的研究 | 第23-36页 |
·荧光的发光原理 | 第23-25页 |
·荧光高分子材料 | 第25页 |
·稀土高分子配合物材料的研究 | 第25-36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8-46页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8-40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38-39页 |
·试剂及溶剂的处理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测试方法 | 第40-41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40页 |
·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 第40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S)分析 | 第40-41页 |
·荧光光谱(FS)分析 | 第41页 |
·氨值非水滴定 | 第41页 |
·热重(TG)分析 | 第41页 |
·红外定量分析 | 第41-46页 |
·测试条件及分析方法 | 第41-42页 |
·标准液的配制 | 第42页 |
·Si-H含量的测定 | 第42-44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4-46页 |
第三章 氨丙基改性硅油的合成及表征 | 第46-62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2页 |
·侧链含氨丙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表征 | 第46-49页 |
·两端含氨丙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表征 | 第49-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氨丙基硅油的结构表征 | 第52-55页 |
·本体聚合法制备侧链氨丙基硅油 | 第55-58页 |
·α,ω-双氨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制备 | 第58-60页 |
·端氨丙基硅油的制备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氨丙基功能化聚硅氧烷-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62-92页 |
·引言 | 第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6页 |
·侧链水杨醛亚胺化聚硅氧烷-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62-64页 |
·侧链邻羧基苯甲醛亚胺化聚硅氧烷-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64-65页 |
·端基水杨醛亚胺化聚硅氧烷-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90页 |
·侧链水杨醛亚胺化聚硅氧烷-稀土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67-80页 |
·侧链邻羧基苯甲醛亚胺化聚硅氧烷-稀土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80-85页 |
·端基水杨醛亚胺化聚硅氧烷-稀土发光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85-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