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酸性岩Re-Os同位素研究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Re和Os地球化学性质 | 第11-15页 |
·Re-Os同位素定年和示踪的基本原理 | 第15-19页 |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工作量简述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中酸性岩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及优化 | 第21-63页 |
·样品分解方法 | 第21-24页 |
·Os的分离方法 | 第24-26页 |
·Re的分离富集方法 | 第26-27页 |
·质谱测量 | 第27-28页 |
·试剂和器皿 | 第28-30页 |
·实验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 第30-51页 |
·中酸性岩Re-Os同位素化学分析流程的建立 | 第51-63页 |
第三章 地质端元储库的Re-Os同位素特征 | 第63-74页 |
·达孜基性次火山岩 | 第63-66页 |
·也拉香波角闪岩 | 第66-68页 |
·安多片麻岩 | 第68-69页 |
·曲水岩基 | 第69-74页 |
第四章 Re-Os同位素在程巴岩体中的应用 | 第74-89页 |
·地质背景 | 第74-76页 |
·副矿物特征 | 第76-81页 |
·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 第81-82页 |
·Sr-Nd-Pb同位素特征 | 第82-83页 |
·Re-Os同位素样品的选择与分析方法 | 第83页 |
·Re-Os同位素分析结果 | 第83-84页 |
·讨论 | 第84-89页 |
第五章 Re-Os同位素在驱龙含矿岩体中的应用 | 第89-106页 |
·矿床地质特征 | 第89-91页 |
·Re-Os同位素样品的选择 | 第91-92页 |
·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 | 第92页 |
·主、微量元素及Sr-Nd-Pb-Hf同位素特征 | 第92-94页 |
·Re-Os同位素分析结果 | 第94-96页 |
·讨论 | 第96-106页 |
结论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个人简历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