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9页 |
·课题来源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文化产业理论的起源与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关于我国文化企业的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人才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9页 |
第一章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及人才现状 | 第19-31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19-25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界定 | 第19-20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与制约因素 | 第20-22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成果 | 第22-23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自身缺陷 | 第23-25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现状 | 第25-31页 |
·人才管理的界定和理论发展 | 第25-27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管理现状 | 第27-31页 |
第二章 人才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作用 | 第31-38页 |
·人才的界定和起源 | 第31-33页 |
·我国对人才的界定 | 第31页 |
·我国人才思想的起源 | 第31-32页 |
·人才的分类 | 第32-33页 |
·改善人才现状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作用 | 第33-35页 |
·弥补企业实力的欠缺,增强企业竞争力 | 第33-34页 |
·支持企业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 第34页 |
·形成并传承企业文化 | 第34-35页 |
·保护民族特色,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 | 第35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作用的最优化 | 第35-38页 |
·创造适宜人才的工作氛围 | 第36页 |
·完善人才的日常管理机制 | 第36-37页 |
·提供人才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问题 | 第38-47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引进问题 | 第38-42页 |
·人才引进的界定 | 第38-39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主要人才引进方法 | 第39-41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引进的缺陷 | 第41-42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管理问题 | 第42-44页 |
·人才管理的界定 | 第42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管理的缺陷 | 第42-44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问题出现的原因 | 第44-47页 |
·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自身的缺陷 | 第44-45页 |
·宏观环境的制约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文化交往圈与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的人才问题 | 第47-55页 |
·文化交往圈 | 第47-49页 |
·文化与文化交往圈的定义 | 第47-48页 |
·文化交往圈的形成与发展 | 第48-49页 |
·文化交往圈对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引进的作用形式 | 第49-51页 |
·文化产业人才交际圈内推荐 | 第49-51页 |
·高校文化产业学科人才引荐 | 第51页 |
·文化交往圈对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影响 | 第51-55页 |
·文化交往圈对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积极影响 | 第52-53页 |
·文化交往圈对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消极影响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改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对策 | 第55-65页 |
·心理契约与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改善 | 第55-61页 |
·心理契约的界定 | 第55-56页 |
·心理契约与民营文化企业人才的关系 | 第56-58页 |
·从心理契约基础上改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 | 第58-61页 |
·改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人才问题的其他措施 | 第61-65页 |
·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 第61-62页 |
·国家政策扶持和人事制度完善 | 第62-63页 |
·企业用人观念的创新 | 第63页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 | 第63-64页 |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优秀人才的吸引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