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钯催化CO/C2H4共聚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10页
第一章 绪言第10-19页
   ·聚酮的结构第10-11页
   ·聚酮的性质第11-15页
     ·耐热性第12-13页
     ·机械性能第13页
     ·耐磨性第13页
     ·耐火和阻燃性第13页
     ·可加工性第13页
     ·耐化学药品性和抗渗透性第13-15页
     ·聚酮的环境相宜性第15页
   ·聚酮的化学性能与改性第15-17页
     ·缩醇化改性第16页
     ·还原改性第16页
     ·卤化改性第16页
     ·胺化改性第16-17页
   ·聚酮的用途第17页
     ·汽车工业第17页
     ·日用品第17页
     ·电子电气第17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9-32页
   ·一氧化碳/烯烃共聚的发展历程第19-21页
     ·自由基聚合第19-20页
     ·γ-射线诱导共聚第20页
     ·过渡金属催化聚合第20-21页
   ·钯催化体系第21-23页
     ·钯盐第21页
     ·配体第21-22页
     ·强酸及其阴离子第22-23页
     ·氧化剂第23页
   ·钯催CO/乙烯共聚机理第23-29页
     ·链引发机理第23-27页
     ·链增长第27-29页
     ·链终止第29页
   ·钯催化CO/C_2H_4共聚合成工艺第29-30页
     ·淤浆聚合第29-30页
     ·乳液聚合第30页
     ·气相聚合第30页
   ·聚酮合成的工业化进展第30-32页
第三章 实验方案第32-39页
   ·实验原料第32-33页
   ·实验流程与主要设备第33-37页
     ·CO/乙烯共聚合成聚酮的流程第33-34页
     ·主要设备第34-37页
       ·GS-0.25高压反应釜第34页
       ·气相色谱仪第34页
       ·气相色谱工作站第34页
       ·质量流量控制仪第34-36页
       ·质量流量积算仪第36页
       ·电子天平第36页
       ·二级纯水系统第36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第36页
       ·核磁共振波谱仪第36-37页
   ·实验原料的处理第37页
     ·催化剂的合成第37页
   ·分析方法第37-39页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第37页
     ·IR分析条件第37页
     ·NMR分析条件第37-39页
第四章 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第39-46页
   ·数据采集第39页
   ·原料分析第39-45页
     ·反应气和溶剂的定性分析第39-41页
     ·反应气和溶剂的定量分析第41-45页
       ·CO的校正第42-43页
       ·C_2H_4的校正第43-44页
       ·水的校正第44页
       ·甲醇的校正第44-45页
   ·产物分析第45页
     ·聚酮分子量分析第45页
     ·聚酮表征分析第45页
   ·反应活性指标第45-46页
第五章 聚酮合成适宜工艺条件研究第46-54页
   ·搅拌速率的影响第46-47页
   ·催化剂浓度的影响第47-48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8-50页
   ·反应压力的影响第50-51页
   ·反应气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第51-52页
   ·酸的影响第52-54页
第六章 钯催化CO/C_2H_4共聚动力学研究第54-78页
   ·聚酮的结构分析第54-58页
     ·聚酮的FT-IR分析第54-58页
   ·传质的消除第58-59页
   ·空白实验第59页
   ·实验稳定性评价第59-60页
   ·气体溶解度的测定第60-62页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62-71页
     ·动力学模型的假设和简化第62页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第62-71页
   ·模型参数估计第71-72页
   ·模型参数检验第72-76页
     ·模型的统计数检验第72-74页
     ·模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检验第74页
     ·残差分析第74-76页
   ·钯催CO/C_2H_4共聚链增长机理研究第76-78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78-81页
   ·结论第78-80页
   ·讨论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附录Ⅰ 符号说明第90-92页
附录Ⅱ 表格清单第92-93页
附录Ⅲ 图例清单第93-95页
附录Ⅳ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提高瓦楞纸板再生循环利用效率途径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