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论文

公平视角下的“新农保”制度评析--以遂宁市基层地区实践为背景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20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7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7-20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研究目的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2章 公平、社会公平及其与新农保制度的关系第22-28页
   ·公平的概念界定第22-23页
     ·公平的涵义第22-23页
     ·公平的特性第23页
   ·社会公平的概念界定第23-24页
     ·社会公平的涵义第23-24页
     ·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第24页
   ·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第24-26页
     ·社会公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环境第25页
     ·社会公平符合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内在要求第25页
     ·社会公平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第25页
     ·社会公平体现政府责任,维护政府合法性第25-26页
   ·新农保制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第26-28页
     ·新农保制度应具有公平的价值理念第26页
     ·新农保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第26-28页
第3章 “新农保”揽要第28-34页
     ·新农保出台的背景第28页
     ·新农保与老农保制度比较第28-30页
     ·制度要点比较一览表第28-30页
     ·对新、老农保的制度评析第30页
     ·新农保制度的改进和创新第30-32页
     ·政府责任回归,变“政策扶持”为“财政支持”第31页
     ·民生财政大幅增加第31页
     ·建立个人账户,在制度模式上创新第31-32页
     ·缴费方式灵活多样,缴费标准多层次第32页
     ·减少参保条件限制,扩大参保范围第32页
     ·基金管理监督更加规范第32页
     ·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第32-34页
第4章 遂宁市基层地区新农保实践现状第34-39页
   ·政策举措和试点情况第34-35页
     ·船山区增设参保档次第34页
     ·安居更新软件设备第34-35页
   ·新农保的参保情况第35-36页
     ·缴费标准的参保情况第35页
     ·参保对象的年龄分布情况第35-36页
   ·调查小结第36-38页
     ·100元缴费标准受青睐第36页
     ·老年人比年轻人的参保需求更强第36页
     ·农村人口流动加快,养老转续难第36-37页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持续参保难以持久第37页
     ·集体补助“名存实亡”第37页
     ·基层基金管理离“专业化”有一定距离第37-38页
   ·与公平有关的问题第38-39页
     ·基础养老金标准待遇偏低且不能应对物价涨幅的变化第38页
     ·“捆绑机制”降低参保积极性第38-39页
第5章 新农保制度有失社会公平的表现第39-42页
   ·中央基础养老金标准全国统一第39-40页
     ·国情复杂,地域差别大第39页
     ·西部地区需要更多财政支持第39页
     ·标准统一的消极作用第39-40页
   ·补贴与物价的矛盾第40页
     ·补贴与物价的非正比关系第40页
     ·补贴跟不上物价增长的后果第40页
   ·“捆绑机制”的强制性与迷惑性第40-42页
     ·与制度初衷不相符合第40-41页
     ·违背了新农保基本原则第41-42页
第6章 新农保制度改进以实现新农保公平、普惠第42-50页
   ·制度设计参照依据:物价指数计算公式及物价补贴计算公式第42-43页
     ·“物价指数”概念解释第42页
     ·物价指数计算方法第42页
     ·物价补贴计算方法第42-43页
   ·中央基础养老金标准与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挂钩第43-45页
     ·“农民人均纯收入”概念解释第43页
     ·选择“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依据的原因第43页
     ·中央基础养老金实行不同标准的原因第43-44页
     ·新方案设计第44-45页
   ·建立联动机制:地方政府补贴与物价指数上涨挂钩第45-47页
     ·建立联动机制的必要性第45-46页
     ·选择“消费者物价指数“为依据的原因第46页
     ·联动机制方案设计第46-47页
   ·取消“捆绑”:允许自愿参保且形式多样第47-50页
     ·加强政策宣传讲解,耐心疏导第48页
     ·维护农民独立主体权利,维护农村老人养老权益第48-49页
     ·允许农户自愿选择形式多样保险种类参保第49-50页
研究结论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社会工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像中的羌族女性形象分析
下一篇:女性农民工生存状况研究--基于深圳市加工制造业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