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保护机制及粳稻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作图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目录第12-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39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6-24页
     ·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7-22页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第22-24页
   ·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第24-32页
     ·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方式第25-31页
     ·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原、异地保护第31-32页
   ·水稻地方品种在遗传育种中的地位与应用第32-34页
     ·地方品种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重要作用第32-33页
     ·地方品种蕴含丰富的资源类型第33-34页
   ·关联分析的原理、方法及在水稻中的应用第34-37页
     ·关联分析的原理第34-35页
     ·关联分析的方法第35-36页
     ·关联分析在水稻中的应用第36-37页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第37-39页
第二章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9-51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实验材料第40-41页
     ·试验方法第41页
     ·主要试剂、仪器及耗材第41页
     ·数据分析第41-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 SSR 标记多态性第42-43页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等位基因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第43-46页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杂合度第46页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遗传差异性分析第46-47页
     ·SSR 位点在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分化第47-48页
   ·讨论第48-51页
     ·云南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第48-49页
     ·水稻地方品种的杂合度及遗传分化第49页
     ·高效 SSR 标记多态性检测第49-51页
第三章 不同时期收集相同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表型变异比较第51-60页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实验材料的选择第51-53页
     ·调查考种项目第53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8页
     ·不同时期收集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的表型差异性第53-54页
     ·不同时期收集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内变异丰度比较第54-55页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时期收集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群体聚类分析第55-58页
   ·讨论第58-60页
第四章 原、异位保护水稻同名相同地方品种群体内遗传结构比较研究第60-73页
   ·材料与方法第61页
     ·材料第61页
     ·DNA 提取和 SSR 标记第61页
     ·数据分析第61页
   ·结果与分析第61-70页
     ·同一水稻地方品种原、异地保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第61-66页
     ·原、异地保护同名水稻相同地方品种等位基因的变化第66-67页
     ·原、异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遗传相似性和杂合度分析第67-68页
     ·原、异地保护同名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分化第68-70页
   ·讨论第70-73页
     ·原、异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变化第70-71页
     ·原、异地保护相同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结构差异第71-72页
     ·水稻地方品种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第72页
     ·原地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72-73页
第五章 繁殖群体大小对异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遗传完整性的影响第73-83页
   ·材料与方法第74页
     ·材料第74页
     ·DNA 提取和 SSR 标记第74页
     ·繁殖群体大小取样方法第74页
     ·数据分析第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81页
     ·云南地方品种群体内 SSR 多样性分析第74-75页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群体大小与等位基因变化第75-78页
     ·云南水稻地方品种不同大小繁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变化第78-79页
     ·繁殖群体间的相似系数第79-81页
   ·讨论第81-83页
第六章 繁殖代数对异地保护水稻地方品种遗传完整性的影响第83-92页
   ·材料与方法第83-84页
     ·材料第83页
     ·DNA 提取和 SSR 标记第83-84页
     ·繁殖群体大小取样方法第84页
     ·数据分析第84页
   ·结果与分析第84-90页
     ·繁殖次数与等位基因变化第84-85页
     ·有效等位基因数与 Nei 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第85页
     ·实际观察杂合度(Ho)变化第85-86页
     ·不同繁殖次数群体间遗传相似性第86页
     ·不同群体大小在各繁殖次数中遗传多样性和相似性分析第86-90页
   ·讨论第90-92页
第七章 粳稻育成种质主要农艺性状 SSR 标记的关联分析第92-105页
   ·材料与方法第92-94页
     ·试验材料第92-93页
     ·田间试验及性状的观测第93页
     ·基因组 DNA 提取及 SSR 扩增第93-94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94页
   ·结果与分析第94-103页
     ·粳稻种质农艺性状分析第94-95页
     ·粳稻种质群体结构分析第95-97页
     ·粳稻种质 SSR 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第97-98页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相关联的 SSR 标记第98-103页
   ·讨论第103-105页
     ·粳稻品种群体的构建及表型多样性第103页
     ·粳稻品种群体结构分析第103页
     ·粳稻品种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第103-105页
第八章 全文结论第105-107页
   ·结论第105-106页
   ·创新点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2页
附录Ⅰ英文缩略表第122-124页
附录Ⅱ SSR 标记引物第124-125页
附录Ⅲ关联作图粳稻群体名称及来源第125-130页
附录Ⅳ SSR 标记图片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作者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作图及其与白粉菌互作的表达谱分析
下一篇:自生固氮菌对玉米、小麦根际微生态调控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