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织染、服装、刺绣工艺美术论文--刺绣论文

鲁绣工艺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2-18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2-15页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第15-18页
第一章 历史悠久的鲁绣第18-28页
 第一节 鲁绣历史第18-20页
 第二节 鲁绣主要绣种第20-24页
  一、济南发丝绣第21-23页
  二、烟台抽纱第23页
  三、即墨花边第23-24页
  四、威海地区第24页
  五、潍坊地区第24页
 第三节 环境因素对鲁绣的影响第24-28页
  一、地理环境因素第24-25页
  二、科技和经济第25-26页
  三、齐鲁民俗民风的沃壤第26页
  四、地方民间艺术的影响第26-28页
第二章 鲁绣工艺第28-36页
 第一节 艺术风格第28-30页
 第二节 工具第30页
 第三节 素材第30-32页
 第四节 传统鲁绣工艺流程第32-33页
 第五节 鲁绣作品第33-36页
  一、鲁绣山水人物裙带第33页
  二、《芙蓉鸳鸯图轴》第33-34页
  三、《水溶绣》第34页
  四、《黔娄之俦》第34-36页
第三章 鲁绣的文化内涵及价值第36-39页
 第一节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36-38页
  一、创作主题第37页
  二、历史记忆第37-38页
 第二节 实用的鲁绣第38-39页
第四章 济南鲁绣刺绣第39-43页
 第一节 济南鲁绣刺绣有限公司第39-40页
 第二节 传承谱系及代表性传承人第40-41页
 第三节 现状第41页
 第四节 保护措施第41-43页
第五章 鲁绣的传承、保护与开发第43-55页
 第一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和方针第43-47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征第43-45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和方针第45-47页
 第二节 鲁绣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的意义第47-49页
  一、理论意义第48-49页
  二、现实意义第49页
 第三节 工艺保护的借鉴经验第49-51页
  一、麻柳刺绣的保护和传承第49-50页
  二、苏绣研究所第50-51页
 第四节 鲁绣工艺的保护和发展策略第51-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参与下的济南市芙蓉街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研究
下一篇: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