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1.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1.研究目的 | 第11页 |
2.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一、融资融券相关内容概述 | 第15-21页 |
(一) 融资融券的概念、特征和市场影响 | 第15-17页 |
1.融资融券的概念 | 第15页 |
2.融资融券的特征 | 第15-16页 |
3.融资融券的市场影响 | 第16-17页 |
(二) 融资融券与股票质押融资的联系和区别 | 第17-18页 |
(三) 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波动的作用机制 | 第18-21页 |
二、中国股票市场与融资融券基本情况概述 | 第21-27页 |
(一)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概述 | 第21-23页 |
(二) 中国的融资融券授信模式 | 第23-25页 |
(三) 融资融券目前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 第25-27页 |
三、融资融券影响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一) 投资者结构 | 第27-28页 |
(二) 保证金比例 | 第28-29页 |
(三) 标的证券范围 | 第29-31页 |
四、融资融券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1-41页 |
(一) 模型介绍—ARCH模型和GARCH模型 | 第31-33页 |
1.ARCH(p)模型 | 第31-32页 |
2.GARCH(p,q)模型 | 第32-33页 |
(二) 样本数据的选择 | 第33-34页 |
(三) 实证分析研究 | 第34-41页 |
1.正态性检验 | 第34页 |
2.平稳性检验 | 第34-36页 |
3.模型设定和回归分析 | 第36-40页 |
4.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五、结论和建议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