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4页 | 
| ·空间碎片环境概述 | 第9-10页 | 
| ·空间碎片对航天活动的危害 | 第10-12页 | 
| ·航天器的空间碎片环境风险评估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微流星体环境模型 | 第17-28页 | 
| ·微流星体环境模型概述 | 第17-18页 | 
| ·微流星体环境模型的通量 | 第18-19页 | 
| ·微流星体环境模型的方向离散化 | 第19-22页 | 
| ·微流星体环境的标准模型 | 第22-24页 | 
| ·微流星体环境标准模型方案 | 第22-23页 | 
| ·描述微流星体环境的坐标系 | 第23-24页 | 
| ·NASA SSP30425B微流星体环境模型 | 第24-26页 | 
| ·NASA SSP30425B微流星体环境模型应用分析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航天器微流星体环境风险评估 | 第28-38页 | 
| ·航天器模型 | 第28-30页 | 
| ·几何模型 | 第28-29页 | 
| ·防护模型 | 第29-30页 | 
| ·运动模型 | 第30页 | 
| ·撞击概率计算 | 第30-31页 | 
| ·失效准则及失效概率计算 | 第31-32页 | 
| ·风险评估中的有限元分析技术 | 第32-35页 | 
| ·航天器微流星体环境风险评估总体流程 | 第35-36页 | 
| ·计算结果处理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遮挡效应 | 第38-48页 | 
| ·地球遮挡效应 | 第38-39页 | 
| ·航天器自遮挡效应 | 第39-40页 | 
| ·航天器自遮挡效应算法 | 第40-44页 | 
| ·确定遮挡关系算法的几何描述 | 第40-44页 | 
| ·确定遮挡区和暴露系数 | 第44页 | 
| ·航天器自遮挡效应算法实现 | 第44-46页 | 
| ·风险评估代码ARMORII简介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风险评估实例计算 | 第48-62页 | 
| ·航天器风险评估标准工况 | 第48-50页 | 
| ·航天器风险评估标准工况校验结果 | 第50-55页 | 
| ·箱体工况 | 第50-52页 | 
| ·球体工况 | 第52-53页 | 
| ·简化空间站工况 | 第53-55页 | 
| ·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 ·轨道碎片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 ·微流星体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