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5-15页 |
1.1 概述 | 第5页 |
1.2 固体排放物(烟尘)监测技术的发展 | 第5-13页 |
1.2.1 概述 | 第6页 |
1.2.2 固体排放物(烟尘)浓度监测技术国外的发展状况 | 第6-11页 |
1.2.3 国内的目前水平 | 第11-13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新型烟尘在线监测仪的原理及构成 | 第15-33页 |
2.1 光透射式烟尘在线监测仪的原理 | 第15-21页 |
2.1.1 烟尘的产生及其物理性质 | 第15-16页 |
2.1.2 光透射式测尘仪的基本原理 | 第16-21页 |
2.2 光透射式测尘仪的基本结构 | 第21-29页 |
2.2.1 烟尘信号的频谱分析及采样频率确定 | 第21-22页 |
2.2.2 光透射式测尘仪的总体设计 | 第22-24页 |
2.2.3 系统光源的选择 | 第24-26页 |
2.2.4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 第26-29页 |
2.3 光透射式监测方法和监测仪的优点 | 第29-33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47页 |
3.1 电源转换系统 | 第33-39页 |
3.2 微控制器的选用 | 第39-41页 |
3.3 数据寄存器(RAM)的选择 | 第41-42页 |
3.4 液晶显示模块(LCM)的选择 | 第42-43页 |
3.5 键盘、显示接口的设计 | 第43-47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57页 |
4.1 硬件的软件编程特点 | 第47页 |
4.2 硬件的软件设计 | 第47-54页 |
4.2.1 软件总体框图 | 第48页 |
4.2.2 系统初始化及自检模块 | 第48-50页 |
4.2.3 测量模块程序流程图 | 第50页 |
4.2.4 外设管理程序 | 第50-52页 |
4.2.5 键盘管理程序 | 第52-54页 |
4.2.6 比尔定律计算程序 | 第54页 |
4.3 仿真软件的设计 | 第54-57页 |
第五章 系统抗干扰性的分析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