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新闻发展现状以及前景探析--以网络论坛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公共新闻概述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公共新闻在美国 | 第10-15页 |
一、 “公共新闻”在美国的兴起背景 | 第11-12页 |
二、 公共新闻的理论来源 | 第12-13页 |
三、 公共新闻在美国的实践 | 第13-14页 |
四、 美国公共新闻的现状:与参与式新闻相融合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公共新闻在我国 | 第15-19页 |
一、 我国公共新闻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二、 公共新闻的角色定位:公共性与新闻性 | 第16-17页 |
三、 公共新闻的定义 | 第17-18页 |
四、 公共新闻在我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网络论坛概述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网络论坛的概念及特点 | 第19-21页 |
一、 网络论坛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 网络论坛的特点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网络论坛的发展历程及分类 | 第21-25页 |
一、 我国网络论坛的发展历史 | 第21-23页 |
二、 我国网络论坛的分类 | 第23页 |
三、 网络论坛与社区、博客以及微博的区别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网络论坛与公共新闻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公共新闻要素分析 | 第25-30页 |
一、 网民分析 | 第25-28页 |
二、 公共领域分析 | 第28-30页 |
第二节 网络论坛促进公众的政治参与 | 第30-33页 |
一、 协商民主 | 第30-31页 |
二、 利益表达 | 第31-32页 |
三、 网络监督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对网络论坛实践公共新闻的分析 | 第33-38页 |
第一节 “李刚门”事件 | 第33-36页 |
一、 事件回放 | 第33-35页 |
二、 案例分析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个税征集事件 | 第36-38页 |
一、 事件回放 | 第36-37页 |
二、 案例解析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我国公共新闻的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 | 第38-45页 |
第一节 发展前景:培育公民意识,营造公民社会 | 第38-41页 |
一、 培育公民意识 | 第38-39页 |
二、 营造公民社会 | 第39-41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共新闻存在的不足及完善方法 | 第41-45页 |
一、 公共新闻存在的不足 | 第41-42页 |
二、 如何完善公共新闻 | 第42-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