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诗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第一章 薛雪的生平、思想性情与存书概况 | 第12-23页 |
第一节 薛雪的家世生平 | 第12-16页 |
第二节 薛雪的思想性情 | 第16-20页 |
第三节 薛雪诗歌诗学作品存目情况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薛雪的诗学思想 | 第23-39页 |
第一节 薛雪诗学思想的内容 | 第23-29页 |
第二节 薛雪对叶燮文学理论的继承与开拓 | 第29-33页 |
第三节 薛雪与沈德潜诗学理论之比较 | 第33-36页 |
第四节 薛雪与袁枚诗学理论之比较 | 第36-39页 |
第三章 薛雪诗歌的内容 | 第39-51页 |
第一节 忧民之痛 | 第39-41页 |
第二节 风物之咏 | 第41-46页 |
第三节 酬唱之歌 | 第46-49页 |
第四节 天伦之情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薛雪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51-61页 |
第一节 真朴有味,以情动人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兼并飞卿、昌谷,杂汇乐天、东坡 | 第52-55页 |
第三节 声色并茂,诗画合一 | 第55-57页 |
第四节 诗学理论与创作现实相融合 | 第57-61页 |
第五章 薛雪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 第61-65页 |
第一节 清代诗学理论传承的中间环节 | 第61-62页 |
第二节 吴中地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 | 第62-65页 |
注释 | 第65-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80-81页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