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4-15页 |
(五) 本文的创新 | 第15-16页 |
一、审计和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一) 审计及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1. 审计的涵义 | 第16-17页 |
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3. 受托责任理论 | 第17-19页 |
(二) 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1. 经济发展内涵 | 第19页 |
2. 资源配置理论 | 第19-20页 |
(三) 审计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 第20-21页 |
二、政府审计服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第21-29页 |
(一) 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沿革 | 第21-22页 |
(二) 政府审计的职能作用 | 第22-23页 |
1. 政府审计的特点 | 第22页 |
2. 政府审计的职能作用 | 第22-23页 |
(三) 政府审计服务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 | 第23-24页 |
1. 通过财政收支审计,加强政府公共财政的审计监督 | 第23页 |
2. 通过财经法纪审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第23页 |
3. 通过金融行业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第23-24页 |
4.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实现政府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第24页 |
5.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保障政府投资的效率和效果 | 第24页 |
(四) 案例分析——新中国现代政府审计的发展为例 | 第24-29页 |
1. 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建立健全国家审计监督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提高了我国财政经济管理水平 | 第24-25页 |
2.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财政、金融、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第25-27页 |
3.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审计公告制度的完善和转移支付审计、社保审计、环境效益审计等的开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第27-29页 |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第29-35页 |
(一) 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演变 | 第29-30页 |
(二)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能作用 | 第30页 |
1.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征 | 第30页 |
2.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能作用 | 第30页 |
(三) 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经济发展途径分析 | 第30-32页 |
1. 通过财务信息审计,监督上市公司经营,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第30-31页 |
2. 通过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 第31页 |
3. 通过提供咨询服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挖掘经济效益潜力 | 第31-32页 |
(四) 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32-35页 |
1. 通过中国工商银行审计案例看注册会计师审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32-33页 |
2. 以银广夏公司为例来分析审计失败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33-35页 |
四、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第35-42页 |
(一) 内部审计的发展沿革 | 第35-36页 |
(二) 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 第36-37页 |
1. 内部审计的特征 | 第36-37页 |
2. 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 第37页 |
(三) 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途径分析 | 第37-39页 |
1. 通过财务审计,保障企业规范经营 | 第37-38页 |
2. 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强化企业科学管理 | 第38页 |
3.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检查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 | 第38页 |
4. 通过经济效益审计,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 第38页 |
5. 通过风险管理审计,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服务 | 第38-39页 |
(四) 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 第39-42页 |
1. "经济良医"的武钢集团审计为企业降低成本费用57亿元 | 第39-40页 |
2. 世界通信公司内部审计审查出企业虚构利润38.5亿美元 | 第40-42页 |
五、整合三种审计力量,共同服务经济发展 | 第42-49页 |
(一) 整合三种审计力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 | 第42-44页 |
1. 整合三种审计力量的理论基础 | 第42-43页 |
2. 整合三种审计资源的现实需求 | 第43-44页 |
(二) 整合三种审计力量服务经济发展的思考 | 第44-49页 |
1. 探索建立新型"四分离"审计业务管理模式,整合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保障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 第44-46页 |
2. 拓展注册会计师服务领域,实现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审计优势领域的协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 | 第46页 |
3. 强化风险管理内部审计,试行内部审计外包,整合利用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 第46-47页 |
4. 探索建立全行业审计人员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 第47-48页 |
5. 探索建立全行业审计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审计行业跨越式发展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