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口腔OCT系统中离体牙的三维重建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引言 | 第7-8页 |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简介 | 第8-13页 |
·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 | 第8-9页 |
·OCT 技术的发展情况 | 第9-12页 |
·OCT 技术的特点 | 第12-13页 |
·OCT 在口腔方面的应用 | 第13-15页 |
·龋齿诊断的常用方法及其缺点 | 第14页 |
·口腔OCT 技术发展 | 第14-15页 |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概况 | 第15-17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全光纤口腔OCT 系统的实现 | 第19-28页 |
·OCT 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9-23页 |
·低相干干涉原理 | 第19页 |
·OCT 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19-22页 |
·OCT 系统的分辨率 | 第22-23页 |
·全光纤OCT 系统的研制 | 第23-24页 |
·三维扫描采集 | 第24-25页 |
·系统的软件框架 | 第25-27页 |
·一维解调程序的主要功能 | 第26页 |
·二维灰度图以及三维图像重建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全光纤口腔OCT 系统解调软件的实现 | 第28-42页 |
·一维解调程序的实现 | 第28-36页 |
·双通道同步采集 | 第29-31页 |
·快速傅立叶变换及带通滤波 | 第31-35页 |
·提取包络 | 第35-36页 |
·二维灰度图重建程序的实现 | 第36-38页 |
·系统的牙齿磨片实验 | 第38-41页 |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规则体数据的三维重建算法 | 第42-58页 |
·三维空间数据场可视化 | 第42-48页 |
·三维数据的来源及分类 | 第42-43页 |
·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两类不同的三维空间数据场可视化算法 | 第44-46页 |
·三维重建算法的评价标准 | 第46页 |
·体素及等值面的定义 | 第46-48页 |
·移动立方体算法 | 第48-52页 |
·光线投影算法 | 第52-56页 |
·光线投影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52-54页 |
·颜色赋值 | 第54页 |
·图像合成 | 第54-55页 |
·改进的光线投影体绘制算法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用于口腔OCT 系统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 | 第58-78页 |
·三维数据场的获取 | 第58-59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59-63页 |
·初步处理背景噪声 | 第60-62页 |
·提取牙齿组织轮廓线 | 第62-63页 |
·三维重建算法的选择 | 第63-64页 |
·改进的光线投影算法的实现 | 第64-70页 |
·准备工作 | 第64-66页 |
·改进的光线投影算法 | 第66-70页 |
·三维交互平台的实现 | 第70-76页 |
·旋转功能的实现 | 第70-75页 |
·剖切功能的实现 | 第75-76页 |
·与其他三维重建软件的比较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工作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