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适用程序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鉴定结论概述第9-15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9-12页
  一、鉴定的定义第9-10页
  二、鉴定结论的定义第10-12页
 第二节 鉴定结论的特点第12-13页
  一、鉴定结论的法律性第12页
  二、鉴定结论的科学性第12页
  三、鉴定结论的意见性第12页
  四、鉴定结论的专业性第12-13页
 第三节 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第13-15页
  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鉴定结论(专家证言)证据能力的构成要件第13页
  二、我国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第13-15页
第二章 两大法系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适用程序的概况第15-27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适用程序第15-19页
  一、鉴定结论的质证程序第15-17页
  二、鉴定结论的认证程序第17-19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适用程序第19-27页
  一、专家证言的质证程序第19-24页
  二、专家证言的认证程序第24-27页
第三章 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适用程序的现状第27-32页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质证程序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一、鉴定人出庭难第27-28页
  二、鉴定结论的开示程序缺失第28-29页
  三、交叉询问程序不完善第29页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认证程序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一、法官对鉴定结论的盲目信任第29-30页
  二、鉴定人不出庭使法官的裁量权被架空第30页
  三、鉴定结论的认证缺乏具体规则第30页
  四、法官一般不公布对鉴定结论认证的理由第30-31页
  五、法官认证的非自主化第31-32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适用程序的完善第32-38页
 第一节 完善鉴定人的出庭作证制度第32-33页
  一、明确鉴定人出庭例外的法律情形第32页
  二、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条件设置第32-33页
  三、规范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收费制度第33页
  四、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司法保护制度第33页
  五、提升鉴定人的法制意识第33页
 第二节 完善鉴定结论的质证程序第33-36页
  一、完善鉴定结论的庭前开示程序第33-34页
  二、完善鉴定结论的交叉询问程序第34-35页
  三、在刑事诉讼中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第35-36页
 第三节 完善鉴定结论的认证程序第36-38页
  一、明确规定鉴定结论的认证规则第36-37页
  二、对鉴定结论进行当庭认证和裁判文书认证第37页
  三、保证法官在认证时的独立自主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注释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后记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直播庭审问题研究
下一篇: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