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电接触可靠性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10-12页 |
| ·微动失效简介 | 第12-18页 |
| ·微动现象 | 第12页 |
| ·微动磨损机理 | 第12-14页 |
| ·微动腐蚀 | 第14-16页 |
| ·影响微动特性的参数简介 | 第16-18页 |
| ·课题来源、内容及意义 | 第18-21页 |
| ·现有的相关研究及课题的来源 | 第18-19页 |
| ·论文的主要任务 | 第19-20页 |
| ·论文的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介绍 | 第21-29页 |
| ·微动台系统 | 第21-23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 ·X射线能谱仪 | 第25-27页 |
| ·硬度计 | 第27-28页 |
| ·KQ-100型超声波清洗机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微动幅值对微动特性的影响 | 第29-4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 ·微动幅值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 第29-31页 |
|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30页 |
| ·接触电阻变化分析 | 第30-31页 |
| ·表面分析 | 第31-40页 |
| ·触头和样片光学照片分析 | 第31-32页 |
| ·触头和样片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 | 第32-39页 |
| ·微动失效机理分析 | 第39-40页 |
| ·微动幅值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微动频率对微动特性的影响 | 第43-63页 |
| ·微动频率对锡铅合金接触对的接触电阻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43-44页 |
| ·接触电阻变化分析 | 第44页 |
| ·锡铅合金接触对的微动失效机理分析 | 第44-56页 |
| ·触头和样片光学照片分析 | 第44-46页 |
| ·触头和样片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 | 第46-51页 |
| ·微动失效机理分析 | 第51-52页 |
| ·微动频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52-56页 |
| ·微动频率对镍接触对的微动特性的影响 | 第56-61页 |
| ·微动频率对接触电阻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微动失效机理分析 | 第57-59页 |
| ·微动频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镀层厚度对微动特性的影响 | 第63-71页 |
|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63页 |
| ·接触电阻变化分析 | 第63-64页 |
| ·表面分析 | 第64-69页 |
| ·镍触头与镍镀层厚度为0.2μm的样片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 | 第65-66页 |
| ·镍触头与镍镀层厚度为0.8μm的样片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 | 第66-68页 |
| ·镍触头与镍镀层厚度为1.5μm的样片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 | 第68-69页 |
| ·镀层厚度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触点材料对微动特性的影响 | 第71-79页 |
| ·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71页 |
| ·接触电阻变化分析 | 第71-73页 |
| ·金触头与镍镀层厚度为0.2μm的样片 | 第71-72页 |
| ·金触头与镍镀层厚度为0.8μm的样片 | 第72-73页 |
| ·金触头与镍镀层厚度为1.5μm的样片 | 第73页 |
| ·表面分析 | 第73-77页 |
| ·金触头与镀层厚度为0.2μm的样片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 | 第74-75页 |
| ·金触头与镀层厚度为0.8μm的样片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 | 第75-76页 |
| ·金触头与镀层厚度为1.5μm的样片电镜照片和能谱分析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七章 课题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 ·课题总结 | 第79-80页 |
| ·今后研究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