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 ·PLC简介 | 第15-17页 |
| ·PLC的产生 | 第15-16页 |
| ·PLC的发展 | 第16-17页 |
| ·PLC的现状 | 第17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IEC 61131-3研究 | 第19-33页 |
| ·IEC61131-3标准的由来 | 第19-20页 |
| ·IEC61131标准介绍 | 第20-22页 |
| ·IEC 61131-3内容 | 第22-29页 |
| ·IEC 61131-3软件模型 | 第22-24页 |
| ·IEC61131-3通信模型 | 第24-25页 |
| ·公共元素 | 第25-29页 |
| ·IEC61131-3的现状及符合标准的PLC的趋势 | 第29-31页 |
| ·IEC 61131-3现状 | 第29-30页 |
| ·符合IEC 61131—3的PLC的趋势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基于IEC 61131—3标准的PLC的配置及PLC功能的选用 | 第33-47页 |
| ·PLC配置的软件体系结构 | 第33-34页 |
| ·配置元素 | 第34-42页 |
| ·配置 | 第34-36页 |
| ·资源 | 第36-38页 |
| ·任务和程序 | 第38-40页 |
| ·存取路径 | 第40-41页 |
| ·一个简单的配置实例 | 第41-42页 |
| ·配置和POUs之间的通信 | 第42-43页 |
| ·基于IEC 61131—3标准的PLC的功能的选用 | 第43-46页 |
| ·基本触点、线圈和左右电源线 | 第43-44页 |
| ·功能 | 第44-45页 |
| ·功能块 | 第45页 |
| ·标准字符串功能 | 第45页 |
| ·类型转换功能 | 第45-46页 |
| ·时间数据类型的功能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基于IEC 61131—3标准的PLC的梯形图编码 | 第47-65页 |
| ·基于IEC 61131—3标准的PLC一级代码 | 第47-50页 |
| ·PLC一级代码的定义和说明 | 第47页 |
| ·PLC一级代码定义 | 第47-48页 |
| ·PLC一级代码具体说明 | 第48-50页 |
| ·基于IEC 61131—3标准的PLC二级代码 | 第50-60页 |
| ·二级代码定义及说明 | 第50-52页 |
| ·二级代码下载的指令格式 | 第52-53页 |
| ·一些特殊功能块的二级代码 | 第53-56页 |
| ·指令补充说明 | 第56-60页 |
| ·子程序的二级代码 | 第60页 |
| ·编码的一个举例说明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 第五章 基于IEC 61131—3标准的PLC的解算研究 | 第65-77页 |
| ·解算算法概述 | 第65-66页 |
| ·具体的解算算法 | 第66-73页 |
| ·主流程算法 | 第66-67页 |
| ·左并联算法1 | 第67-69页 |
| ·右并联算法 | 第69-70页 |
| ·左并联算法2 | 第70-72页 |
| ·从元素PLC[i][j]到元素PLC[m][L]的算法 | 第72-73页 |
| ·遍历算法 | 第73页 |
| ·解算的一个举例说明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77-81页 |
| ·PLC软件系统综述 | 第77-78页 |
| ·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 ·进一步需要做的工作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 作者简介 | 第86-87页 |
| 附件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