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6页 |
第一章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革命语境 | 第16-38页 |
第一节 现实主义人民文学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第二节 高度一体化的生产机制 | 第22-29页 |
第三节 阶级意识中的乡社图谱 | 第29-38页 |
第二章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革命人物 | 第38-65页 |
第一节 革命主体的启蒙和建构 | 第38-44页 |
第二节 农民英雄的塑造和变形 | 第44-51页 |
第三节 "中间人物"的论争和批判 | 第51-65页 |
第三章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革命观念 | 第65-90页 |
第一节 家庭伦理与国家观念 | 第65-73页 |
第二节 个人主义与集体精神 | 第73-79页 |
第三节 利益之心与革命道德 | 第79-90页 |
第四章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革命美学 | 第90-116页 |
第一节 直线前进的时间意识 | 第90-98页 |
第二节 风景消逝的空间形态 | 第98-104页 |
第三节 革命化与大众化的语言实践 | 第104-116页 |
结语 | 第116-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