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遗失物制度概述 | 第12-28页 |
(一) 遗失物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 第12-16页 |
(二) 遗失物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6-20页 |
(三) 特种遗失物 | 第20-22页 |
(四) 拾得遗失物的主体 | 第22-23页 |
(五) 拾得行为性质分析 | 第23-28页 |
二、境外遗失物拾得立法简介 | 第28-38页 |
(一) 关于遗失物拾得的公示问题 | 第28-31页 |
(二) 关于拾得遗失物的保管及返还 | 第31-32页 |
(三) 关于遗失物拾得的费用、报酬及留置权 | 第32-36页 |
(四) 关于拾得遗失物的所有权归属 | 第36-37页 |
(五) 对遗失物与遗忘物进行区别的立法保护 | 第37-38页 |
三、《物权法》遗失物制度评析 | 第38-44页 |
(一) 我国有关遗失物立法的回顾 | 第38-40页 |
(二) 《物权法》对遗失物制度的完善 | 第40-41页 |
(三) 《物权法》对遗失物制度规定的不足 | 第41-44页 |
四、我国遗失物拾得立法制度构建 | 第44-57页 |
(一) 我国应明确规定拾得人报酬请求权 | 第44-46页 |
(二) 我国应明确规定附条件取得遗失物及国家取回权 | 第46-50页 |
(三) 我国应明确规定遗失物管理机关及其法律地位 | 第50-51页 |
(四) 设立拾得人占有遗失物拒不返还时的责任 | 第51-52页 |
(五) 我国应规定遗失物善意取得制度 | 第52-55页 |
(六) 我国应赋予拾得人留置权 | 第55-56页 |
(七) 明确的界定“必要费用”范围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