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柑橘历史与文化价值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2.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 3.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我国柑橘文化史 | 第18-32页 |
| 1.柑橘文化的阐释 | 第18-21页 |
| ·柑橘文化产生的渊源 | 第18-19页 |
| ·柑橘文化的定义 | 第19-20页 |
| ·柑橘文化的特点 | 第20-21页 |
| ·柑橘文化研究的意义 | 第21页 |
| 2.柑橘栽培史 | 第21-28页 |
| ·柑橘栽培的起源 | 第21-22页 |
| ·各个历史时期的柑橘栽培简况 | 第22-26页 |
| ·各个历史时期的柑橘品种 | 第26-27页 |
| ·历史时期的柑橘分布 | 第27-28页 |
| 3.柑橘的医用史 | 第28页 |
| 4.柑橘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表现 | 第28-31页 |
| ·柑橘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初期表现 | 第29-30页 |
| ·柑橘文化发展的中期表现 | 第30页 |
| ·柑橘文化的传承与继续发展 | 第30-31页 |
| 5.柑橘文化在历史时期的对外交流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柑橘文化的物质表现——柑橘的实用性 | 第32-46页 |
| 1.我国柑橘的现状 | 第32-33页 |
| 2.我国柑橘的营养成分 | 第33-35页 |
| ·柑橘果实的化学成分 | 第33-34页 |
| ·果皮的营养成分 | 第34页 |
| ·柑橘果肉的营养成分 | 第34-35页 |
| 3.柑橘的食用性 | 第35-40页 |
| ·鲜食用 | 第35-36页 |
| ·熟食用 | 第36-37页 |
| ·鲜果加工用 | 第37-40页 |
| 4.柑橘的医用性 | 第40-43页 |
| ·柑橘药用 | 第40-42页 |
| ·柑橘的保健 | 第42-43页 |
| 5.柑橘的利用性 | 第43-44页 |
| ·柑橘果胶 | 第43-44页 |
| ·香精油 | 第44页 |
| ·柑橘皮天然混浊剂 | 第44页 |
| 6.柑橘的其他作用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柑橘文化的文学表现 | 第46-64页 |
| 1.柑橘之品格 | 第46-47页 |
| 2 柑橘之赞 | 第47-50页 |
| 3.柑橘之景 | 第50-51页 |
| 4.柑橘的传说 | 第51-57页 |
| ·柑橘祭祀 | 第51-52页 |
| ·柑橘神话 | 第52页 |
| ·"柑橘"名称由来的传说 | 第52-53页 |
| ·"黄岩蜜橘"的传说 | 第53页 |
| ·"潮州柑"的传说 | 第53页 |
| ·"南丰种植蜜橘"的传说 | 第53-54页 |
| ·"长沙贾橘"的传说 | 第54-55页 |
| ·"化蝶"的传说 | 第55页 |
| ·"橘中之乐"的传说 | 第55页 |
| ·"放橘灯"的传说 | 第55-56页 |
| ·"乾隆罚戏"的传说 | 第56-57页 |
| 5.柑橘的寓意与习俗 | 第57-59页 |
| ·柑橘寓意之解 | 第57页 |
| ·赠橘习俗 | 第57-58页 |
| ·新加坡华人心中的柑橘 | 第58-59页 |
| ·国外柑橘寓意 | 第59页 |
| 6.柑橘典故 | 第59-60页 |
| ·橘井泉香 | 第59页 |
| ·怀橘陆郎 | 第59-60页 |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第60页 |
| 7.柑橘文化艺术节 | 第60-61页 |
| 8.其他表现形式 | 第61-64页 |
| 第五章 柑橘之产业化 | 第64-74页 |
| 1.柑橘的生产方式 | 第64页 |
| 2.柑橘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 第64-66页 |
| 3.柑橘产业化的模式 | 第66-68页 |
| 4.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特点 | 第68-71页 |
| ·柑橘产业化的优势区域 | 第68-69页 |
| ·优化品种结构 | 第69页 |
| ·初步建成现代良繁体系 | 第69-70页 |
| ·提升科技含量 | 第70页 |
| ·柑橘加工快速发展 | 第70-71页 |
| 5.柑橘旅游 | 第71-74页 |
| 第六章 柑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第74-78页 |
| 1.柑橘文化资源 | 第74页 |
| 2.柑橘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 第74-75页 |
| 3.柑橘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式 | 第75-78页 |
| ·历史记载的收集 | 第75-76页 |
| ·建立柑橘文化资源数据库 | 第76页 |
| ·建立柑橘博物馆 | 第76-77页 |
| ·开展各种柑橘节 | 第77-78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