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水下通信网国内外动态 | 第9-10页 |
·水下通信网节点结构 | 第10-12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水下通信网硬件平台与VxWorks操作系统 | 第13-22页 |
·水下通信网结点硬件平台 | 第13-16页 |
·水下通信网结点硬件平台的构成 | 第13-14页 |
·硬件平台主要处理器 | 第14-16页 |
·水下通信网软件总体方案的确定 | 第16-19页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选型 | 第16-17页 |
·VxWorks及其开发环境Tornado | 第17-19页 |
·VxWorks对ARM体系结构的支持 | 第19-21页 |
·ARM体系结构 | 第19-20页 |
·VxWorks与ARM的结合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VxWorks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22-36页 |
·VxWorks板级支持包BSP | 第22-23页 |
·VxWorks操作系统的引导 | 第23-26页 |
·VxWorks加载方式的选择 | 第23-24页 |
·VxWorks引导程序的启动流程 | 第24-26页 |
·VxWorks引导程序的调试 | 第26-29页 |
·在仿真条件下修改BSP | 第26-27页 |
·用EmbestIDE调试引导程序 | 第27-29页 |
·TrueFFS文件系统 | 第29-35页 |
·TrueFFS | 第29-30页 |
·TFFS文件系统的实现 | 第30-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VxWorks的底层驱动程序设计 | 第36-58页 |
·SD Card驱动程序设计 | 第36-40页 |
·SD Card与MCI的连接和基本操作 | 第36-38页 |
·SD Card驱动程序设计 | 第38-40页 |
·I~2C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 第40-44页 |
·I~2C总线概述 | 第40页 |
·I~2C总线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 第40-43页 |
·I~2C总线驱动程序设计 | 第43-44页 |
·实时时钟驱动程序设计 | 第44-47页 |
·PCF8563结构与功能 | 第44-45页 |
·PCF8563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45-46页 |
·PCF8563的驱动程序设计 | 第46-47页 |
·CODEC的配置与数据传输通道的程序设计 | 第47-52页 |
·CODEC芯片的特点 | 第47-48页 |
·CODEC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48页 |
·CODEC的配置 | 第48-49页 |
·数据传输通道的程序设计 | 第49-52页 |
·ARM和DSP之间的通信程序设计 | 第52-57页 |
·TMS320VC5510A的主机接口 | 第52-53页 |
·HPI的信号描述及读写时序 | 第53-54页 |
·AT91RM9200与DSP之间的连接关系 | 第54-55页 |
·ARM对DSP的访问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