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的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2-15页 |
2 和谐村镇综合评估的基本理论 | 第15-22页 |
·和谐村镇的科学内涵 | 第15-16页 |
·和谐村镇建设的含义 | 第15页 |
·和谐村镇建设的总要求和主要任务 | 第15-16页 |
·和谐村镇建设体系的构成 | 第16-18页 |
·和谐村镇建设的民主政治系统 | 第16-17页 |
·和谐村镇建设的社会生活系统 | 第17页 |
·和谐村镇建设的经济发展系统 | 第17页 |
·和谐村镇建设的生态环境系统 | 第17-18页 |
·和谐村镇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辨析 | 第18-21页 |
·社会主义和谐村镇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关系辩析 | 第18-20页 |
·社会主义和谐村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辨析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22-35页 |
·综合评估的基本思想 | 第22-23页 |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 第23-25页 |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24页 |
·和谐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理及内容 | 第25-34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 第25-27页 |
·黑龙江省村镇建设的现状 | 第27-28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 | 第28-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综合评估模型及方法 | 第35-49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综合评估模型 | 第35-37页 |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 第35-37页 |
·和谐村镇综合评估模型 | 第37页 |
·综合评估指标的预处理 | 第37-41页 |
·定性指标量化 | 第38页 |
·评估指标的同趋势化处理 | 第38-39页 |
·评估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39-41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47页 |
·统计权数的构造方法 | 第42页 |
·传统赋权方法 | 第42-46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综合评估赋权方法 | 第46-47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综合评估标准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进程的实证分析 | 第49-64页 |
·研究区域特点 | 第49-50页 |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现状 | 第49页 |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 | 第49-50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综合评估预处理 | 第50-58页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第50-52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综合评估权数确定 | 第52-58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综合评估 | 第58-63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的总体评估 | 第58-60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分区域评估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6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第64-68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思路 | 第64页 |
·黑龙江省和谐村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第64-67页 |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 第64-65页 |
·加强村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镇治理机制 | 第65页 |
·调整工作方向,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 第65-66页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村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