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功能鉴定

缩略词表第1-11页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1 前言第16-45页
   ·植物免疫系统第17-36页
     ·植物先天免疫系统第17-27页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引发的先天免疫反应第18-24页
         ·病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第18-20页
         ·植物的模式识别受体第20-21页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引发的先天免疫反应的信号途径第21页
         ·病原物对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第21-24页
       ·R基因介导的抗病反应第24-27页
       ·非寄主抗性第27页
     ·植物后天免疫系统第27-30页
       ·系统获得性抗性第27-29页
       ·诱导系统抗性第29-30页
     ·植物激素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第30-36页
       ·脱落酸在植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第30-31页
       ·生长素在植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第31-35页
       ·其它植物激素在植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第35-36页
   ·植物类病斑突变体研究进展第36-39页
     ·类病斑突变体的防御信号途径第37-38页
       ·SA信号途径在类病斑形成中的作用第37页
       ·JA和ET信号途径在类病斑形成中的作用第37-38页
       ·R基因介导的抗性在类病斑形成中的作用第38页
     ·类病斑形成的机制第38-39页
     ·水稻中的类病斑突变体第39页
   ·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策略第39-43页
     ·T-DNA标签技术第39-41页
     ·转座子标签技术第41-42页
     ·建立在RNA水平上的差别表达基因克隆方法第42-4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43-4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5-62页
   ·水稻材料与来源第45页
   ·菌株第45页
   ·基因结构分析第45-46页
     ·GH3-8基因结构分析第45-46页
     ·OsDR9基因的分离和结构分析第46页
   ·载体构建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46-48页
     ·GH3-8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第46页
     ·GH3-8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第46-47页
     ·EXPA1、EXPA5和EXPA10超量表达载体构建第47页
     ·突变体02Z15AM37互补载体的构建第47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47-48页
   ·白叶枯病菌接种、病情和细菌生长分析第48页
   ·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接种与调查第48-49页
   ·外源信号分子与非生物胁迫处理第49页
     ·水稻材料准备第49页
     ·胁迫处理第49页
   ·核酸操作及分子杂交分析第49-53页
     ·DNA抽提与Southern杂交分析第49页
     ·RNA抽提与Northern杂交分析第49-53页
   ·RT-PCR和定量RT-PCR分析第53页
   ·GUS染色第53-54页
   ·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表达分析即亚细胞定位第54页
   ·酵母单杂交第54-55页
   ·GH3-8酶活分析第55页
   ·内源水杨酸、茉莉酸、吲哚乙酸和吲哚乙酸结合物测定第55-56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H3-8超量表达植株胚囊结构第56页
   ·台盼蓝染色和紫外荧光检测细胞程序性死亡第56页
   ·水稻叶片中的活性氧类物质检测第56-6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2-107页
   ·GH3-8介导的独立于SA和JA的水稻基础免疫第62-84页
     ·GH3-8基因结构和序列分析第62页
     ·GH3-8介导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第62-67页
     ·GH3-8基因影响水稻植株的发育第67-68页
     ·GH3-8基因功能冗余第68-70页
     ·GH3-8蛋白是一个IAA酰胺合成酶,它调节生长素的动态平衡第70-72页
     ·IAA影响细菌的侵染以及细菌侵染诱导局部IAA的积累第72-75页
     ·上调GH3-8基因的表达或抗病反应抑制生长素信号第75-79页
     ·上调GH3-8表达激活的抗病反应不需要激活SA和JA信号第79-80页
     ·上调GH3-8的表达或抗病反应中伴随着伸展蛋白基因表达被抑制第80-82页
     ·超量表达伸展蛋白基因增加水稻对白叶枯病菌的敏感性第82页
     ·多种信号分子诱导GH3-8基因的表达第82-83页
     ·GH3-8蛋白位于细胞质第83-84页
   ·生长素信号调节水稻穗的发育第84-90页
     ·GH3-8基因的表达受生长素反应因子的调控第84-85页
     ·GH3-8基因影响水稻穗的发育第85-88页
     ·生长素信号和水稻穗的发育相关第88-90页
   ·OsDR8介导的水稻抗病反应第90-93页
     ·OsDR8通过影响维生素B1的水平介导植物的防御反应第90-91页
     ·OsDR8影响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第91-93页
   ·类病斑基因OsDR9的分离和功能鉴定第93-107页
     ·筛选和鉴定类病斑突变体02Z15AM37第93页
     ·类病斑突变体侧翼序列的分离和T-DNA插入的共分离分析第93-95页
     ·突变体02Z15AM37对水稻病原真菌的抗性增强第95-96页
     ·OsDR9基因结构分析第96-98页
     ·突变体02Z15AM37表达水平共分离检测第98-99页
     ·突变体02Z15AM37白发的细胞死亡具有凋亡特征第99页
     ·突变体02Z15AM37积累酚类化合物第99页
     ·突变体02Z15AM37激活防御反应基因的表达第99-101页
     ·突变体02Z15AM37提高了活性氧物质的水平第101-102页
     ·OsDR9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第102-103页
     ·突变体02Z15AM37植株提高了内源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第103-104页
     ·突变体02Z15AM37植株积累植保素第104-105页
     ·OsDR9基因的功能互补验证第105-107页
4 讨论第107-116页
   ·GH3-8以及生长素介导的水稻基础免疫机制第107-110页
     ·白叶枯菌诱导水稻内源合成IAA第107-108页
     ·GH3-8介导的基础抗性不需激活依赖于SA和JA的抗病信号传导途径第108-110页
     ·GH3-8在植物发育和抗病反应中的双重角色第110页
   ·OsDR8通过调节维生素B1的合成影响水稻的抗病反应第110-111页
   ·水稻类病斑形成机制及其利用第111-116页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调控多样复杂的信号路径第111-112页
     ·OsDR9基因在抗病反应和类病斑的形成中的作用第112-113页
     ·ROS在水稻抗病和细胞生存中的双重作用第113-114页
     ·类病斑突变体的实践应用价值第114-116页
5 参考文献第116-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附录第141-146页
 附录1: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程序第141-145页
  Protocol 1:小样法抽提植物DNA第141页
  Protocol 2:Reverse Transcription for RT-PCR and Real-time RT-PCR第141-142页
  Protocol 3:Quantitation of free SA and SA Conjugates第142-143页
  Protocol 4:Quantitation of IAA,IAA-Asp,IAA-Ala and JA第143-145页
 附录2: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45-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下一篇: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模型丙二醛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