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14页 |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判断 | 第16-23页 |
第一节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定义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指标及在我国的现状描述 | 第18-23页 |
一、M2/GDP迅速增大 | 第18-19页 |
二、存款性金融机构存贷差不断扩大 | 第19-20页 |
三、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持续偏高 | 第20-21页 |
四、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 第23-28页 |
第一节 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第23-25页 |
一、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银行体系的影响 | 第23-24页 |
二、流动性过剩对我国房地产调控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虚拟经济的影响 | 第25-28页 |
一、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 第25-26页 |
二、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宏观调控效力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 | 第28-40页 |
第一节 造成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短期原因: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 | 第28-31页 |
一、信贷投放出现高峰 | 第28-30页 |
二、货币市场、存款和信贷市场加权平均利率出现低谷 | 第30-31页 |
三、股票、房地产和人民币汇率出现高峰 | 第31页 |
第二节 造成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中期原因:人民币升值预期 | 第31-35页 |
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 | 第31-32页 |
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 | 第32-34页 |
三、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涌入导致我国银行体系人民币流动性过剩 | 第34-35页 |
第三节 造成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长期原因:政府、商业银行、居民三方面综合作用 | 第35-40页 |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造成国际收支失衡 | 第35-36页 |
二、"审慎贷款"的制度造成信贷紧缩 | 第36-37页 |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高储蓄率 | 第37-40页 |
第五章 化解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 第40-46页 |
第一节 针对流动性过剩短期、中期、长期原因的对策建议 | 第40-43页 |
一、针对流动性过剩的短期原因实施定向管理 | 第40页 |
二、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中期原因实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机制调整 | 第40-41页 |
三、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长期原因的综合建议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抓住流动性过剩的机遇:改革利率形成机制和市场机制 | 第43-46页 |
一、改革利率形成机制,开放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理 | 第43-44页 |
二、发展面向银行需求而非在银行间市场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