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及分析 | 第10-21页 |
(一) 道德情感的内涵与外延探微 | 第10-14页 |
1、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 | 第11-12页 |
2、道德情感本质的显现 | 第12-14页 |
3、道德情感的结构 | 第14页 |
(二)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 | 第14-21页 |
1、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 | 第14-16页 |
2、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特点 | 第16-18页 |
3、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18-21页 |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迫切性与意义 | 第21-25页 |
(一)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提升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 | 第21-23页 |
(二) 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 第23-25页 |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内容的组织 | 第25-41页 |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第25-26页 |
(二) 以高校德育目标为导向 | 第26-34页 |
1、个体的道德内化和人格的提升 | 第26-29页 |
2、消除人际隔阂,让道德情感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 第29-31页 |
3、诀弃道德冷漠,凸现社会正义感 | 第31-34页 |
(三) 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及其特点 | 第34-35页 |
(四)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 | 第35-41页 |
1、道德敬畏感的培养 | 第35-36页 |
2、道德圣感与耻感的培养 | 第36-38页 |
3、感恩情感的培养 | 第38-39页 |
4、移情能力的培养 | 第39-41页 |
四、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策略 | 第41-51页 |
(一)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原则 | 第41-43页 |
1、尊重主体情感需要的原则 | 第41-42页 |
2、坚持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原则 | 第42页 |
3、坚持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原则 | 第42-43页 |
4、坚持层次教育的原则 | 第43页 |
(二)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具体措施 | 第43-51页 |
1、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体验,在体验中促使道德情感的产生、发展 | 第44-46页 |
2、强化情感交流,扩充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 第46-47页 |
3、进行理性的启迪,艺术的洗涤,实践的磨练,以升华道德情感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