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中国地区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黑碳气溶胶第10-14页
     ·黑碳气溶胶的基本性质第11-13页
     ·黑碳气溶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硫酸盐气溶胶第14-16页
     ·硫酸盐气溶胶的研究第15页
     ·黑碳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的混合第15-16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6页
 参考文献第16-21页
第二章 气溶胶排放源资料的来源及中国分布第21-26页
   ·引言第21页
   ·中国地区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排放源分布第21页
   ·黑碳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的柱含量分布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6页
第三章 区域气候模式的发展及RegOM3简介第26-36页
   ·引言第26页
   ·区域气候模式(RegOM)的发展第26-28页
   ·RegOM3简介第28-31页
     ·模式动力方程组:第28-29页
     ·模式物理过程第29-30页
     ·模式格点与侧边界条件选取方法第30-31页
   ·本文模式试验方案设计第31-33页
     ·RegOM3模式主要参数设置和初始资料第31页
     ·气溶胶辐射效应及沉降计算方案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第四章 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及分析第36-40页
   ·引言第36页
   ·黑碳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第36页
   ·黑碳和硫酸盐混合气溶胶的光学厚度分布特征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40页
第五章 黑碳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辐射强迫的数值模拟第40-53页
   ·引言第40-41页
   ·辐射强迫的计算方案第41-42页
   ·辐射强迫模拟结果第42-48页
     ·黑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第42-43页
     ·黑碳和硫酸盐混合气溶胶的地面辐射强迫第43-46页
     ·气溶胶辐射强迫的纬向平均特征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第六章 黑碳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第53-66页
   ·引言第53页
   ·云量分布第53-54页
   ·温度变化第54-57页
     ·黑碳气溶胶引起的变化第54-55页
     ·黑碳和硫酸盐混合气溶胶引起的温度变化第55-57页
   ·气溶胶引起的相对湿度及降水变化第57-61页
     ·黑碳气溶胶引起的夏季相对湿度及降水的变化第59-61页
     ·黑碳和硫酸盐混合气溶胶引起的下级相对湿度及降水的变化第61页
   ·本章小结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66-6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66-68页
   ·讨论第68-69页
发表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ML与XYZ/ADL在生产任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水生植物对Hg2+、Cu2+、Ni2+胁迫的反应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