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11页 |
·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演变的历史考察 | 第13-31页 |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运动及其理论形态 | 第13-19页 |
·工人阶级的定义 | 第13-14页 |
·传统工人运动理论 | 第14-15页 |
·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理论 | 第15-17页 |
·当代工人运动理论 | 第17-19页 |
·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状态的新特征 | 第19-24页 |
·西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态势 | 第19-22页 |
·工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工人运动联合趋势加强 | 第22页 |
·白领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人运动的面貌 | 第22-23页 |
·西方工人运动越来越多地与各种社会运动相结合 | 第23-24页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西欧为代表的工人运动的主要特征 | 第24-31页 |
·蓬勃发展:70年代的西欧工人运动 | 第25-26页 |
·深入发展:80年代的西欧工人运动 | 第26-28页 |
·渐趋平静:90年代的西欧工人运动 | 第28-29页 |
·转入低潮:进入21世纪以来的西欧工人运动 | 第29-31页 |
3 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流变的多重因素分析 | 第31-43页 |
·政党政策与体制的变化对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影响 | 第31-32页 |
·西方政党格局逐渐向中左、中右两极对垒的方向演进 | 第31页 |
·传统的左右翼政党力量对比经历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 第31-32页 |
·一些国家原有政治力量的平衡和传统政党格局的框架被打破 | 第32页 |
·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 第32-34页 |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变化 | 第33页 |
·战后以来西方中产阶级兴起 | 第33页 |
·资产阶级阵营内部的变化较为突出 | 第33-34页 |
·经济全球化对工人运动的冲击与影响 | 第34-36页 |
·经济全球化事实上导致了西方贫富差距的拉大 | 第34页 |
·经济全球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体制带来严重冲击 | 第34-35页 |
·经济全球化对西方工会带来了严峻挑战与影响 | 第35-36页 |
·科技革命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 第36-38页 |
·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发展使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 第36页 |
·科技进步在思想意识上消弥了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斗争意志 | 第36-37页 |
·科技革命与科技进步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 | 第37-38页 |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调节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 第38-41页 |
·继续强化国家专政机器,但慎用暴力 | 第38页 |
·加大社会调节力度,更多地采用“胡萝卜”政策 | 第38-39页 |
·利用各种精神手段来缓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第39-41页 |
·苏东剧变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 第41-43页 |
·苏东剧变致使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深刻变化 | 第41页 |
·西方发达国家共产党陷入深深的危机 | 第41-42页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是重要外部原因 | 第42-43页 |
4 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未来走向 | 第43-50页 |
·对未来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走向的基本评估 | 第43-45页 |
·在可预见的较长的时间里,西方工人运动仍将处于低潮 | 第43页 |
·以实现经济上的主张为主,在政治目标的斗争上更趋务实 | 第43页 |
·西方工人运动在整个社会运动中的影响力趋于减弱 | 第43-44页 |
·西方发达国家劳动者开展工人运动面临诸多不利条件 | 第44-45页 |
·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未来走向 | 第45-47页 |
·未来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不会销声匿迹 | 第45页 |
·工会及其他工人组织加快调整主张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要求 | 第45-46页 |
·将更加致力于进行组织上的重振,以恢复和拓展工人运动的影响 | 第46页 |
·将更多的推行经济利己主义以保护其既得利益 | 第46页 |
·工会组织今后仍会保持适度的群众性斗争 | 第46-47页 |
·西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 第47-50页 |
·工人运动的发展会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个适度的空间 | 第47-48页 |
·工人运动在规模、方式、特征、内容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