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计算的属性约简算法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概述 | 第16-28页 |
·粗糙集 | 第16-17页 |
·属性约简的几种方法 | 第17-22页 |
·基于可辨识矩阵的约简算法 | 第18页 |
·基于正区域的约简算法 | 第18-19页 |
·基于信息熵的约简算法 | 第19-20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属性约简 | 第20-21页 |
·其他属性约简算法 | 第21-22页 |
·粒计算 | 第22-23页 |
·支持向量机 | 第23-26页 |
·核函数 | 第24-25页 |
·核函数的选择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基于粒计算模型的属性约简新算法 | 第28-34页 |
·引言 | 第28页 |
·算法思想描述 | 第28-29页 |
·算法示例 | 第29-31页 |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一种新的红斑鳞状皮肤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 第34-42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基于粒计算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属性约简算法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红斑鳞状皮肤病的描述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7-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2-44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2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