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25Hz相敏轨道电路接收器的设计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综述 | 第12-24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轨道电路在国外列控系统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CTCS-2系统中的轨道电路 | 第14-16页 |
·25Hz相敏轨道电路 | 第16-20页 |
·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发展 | 第16-17页 |
·二元二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二元二位继电器暴露出的问题 | 第19-20页 |
·电子化研究发展方向 | 第20-21页 |
·数字信号处理新技术的应用 | 第21-22页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4-36页 |
·25Hz相敏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 第24-26页 |
·选用25Hz的原因 | 第25页 |
·选用25Hz的优点 | 第25-26页 |
·25Hz便于实施电码化 | 第26页 |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 第26-31页 |
·FFT原理 | 第26-29页 |
·数字互相关的定义 | 第29-31页 |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本系统的应用 | 第31-36页 |
·FFT在信号频率检测中的应用 | 第31页 |
·FFT在相位差检测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应用数字互相关检测相位差 | 第32-33页 |
·互相关算法抗工频干扰能力 | 第33-36页 |
3 硬件平台的搭建 | 第36-54页 |
·系统结构与功能 | 第36-37页 |
·系统模块框图 | 第36-37页 |
·DSP控制与处理 | 第37-41页 |
·选用DSP芯片的原因 | 第37-39页 |
·TMS320LF2407A简介 | 第39页 |
·TMS320LF2407A基本系统配置 | 第39-41页 |
·信号输入模块 | 第41-42页 |
·DSP与外部设备的接口设计 | 第42-48页 |
·晶振设计 | 第42-43页 |
·复位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DSP与JTAG接口设计 | 第45-47页 |
·DSP与SRAM接口设计 | 第47-48页 |
·信号输出模块 | 第48-50页 |
·安全与门逻辑功能 | 第48-49页 |
·安全与门电路结构 | 第49-50页 |
·电源设计 | 第50-52页 |
·冗余设计的结构 | 第52-54页 |
4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编写 | 第54-76页 |
·面向DSP的系统软件C编译设计 | 第54-56页 |
·DSP软件开发环境 | 第54-56页 |
·DSP软件开发流程 | 第56页 |
·系统软件框图 | 第56-57页 |
·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第57-61页 |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AD采样程序设计 | 第59-60页 |
·测量程序设计 | 第60-61页 |
·主要算法的仿真与实现 | 第61-76页 |
·频谱分析的参数选取 | 第61-63页 |
·FFT在频率检测中的仿真和验证 | 第63-65页 |
·FFT在相位差检测中的仿真和验证 | 第65-66页 |
·FFT的DSP实现 | 第66-70页 |
·数据的Q格式 | 第70-72页 |
·反余弦函数的实现 | 第72-73页 |
·互相关在相位差检测中的仿真和验证 | 第73-74页 |
·两种相位差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74-76页 |
5 系统调试 | 第76-82页 |
·硬件系统调试 | 第76-78页 |
·软件系统调试 | 第78-79页 |
·系统工作平台 | 第79-8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