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鹅观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14-24页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第14页
   ·遗传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基础第14-15页
     ·染色体变异第15页
     ·基因突变第15页
     ·非编码序列产生遗传多样性第15页
     ·基因重复和交换产生遗传多样性第15页
   ·遗传多样性检测方法第15-23页
     ·形态水平第16-17页
     ·染色体水平第17-18页
     ·蛋白质水平第18-20页
     ·DNA分子标记第20-23页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第23-24页
     ·物种内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4页
     ·确定属种间的系统关系第24页
 2. 鹅观草的研究进展第24-28页
   ·鹅观草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第25页
     ·鹅观草的形态特征第25页
     ·鹅观草的地理分布第25页
   ·鹅观草研究进展第25-28页
     ·鹅观草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第25-26页
     ·鹅观草形态水平的研究进展第26页
     ·鹅观草细胞水平的研究进展第26-27页
     ·鹅观草生化水平的研究进展第27页
     ·鹅观草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第27-28页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28-30页
   ·目的意义第28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29页
   ·创新点第29页
   ·技术路线第29-30页
第二章 鹅观草野生种质资源的考察第30-34页
 1. 考察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概况第30页
 2. 调查取样方法第30-31页
   ·调查采集点的设置第30-31页
   ·取样第31页
 3. 考察收集概况第31-34页
第三章 鹅观草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第34-54页
 1. 前言第3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4-38页
   ·供试材料第34-36页
   ·试验设计第36-38页
     ·观察记载的性状和标准第36-37页
     ·试验地概况第37页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37-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50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第38-45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的分析与比较第45-46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不同性状的表型多样性比较第45-46页
     ·不同地理类群鹅观草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比较第46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第46-48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第48页
   ·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8-50页
     ·鹅观草居群表型性状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8-49页
     ·鹅观草居群多样性指数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4. 讨论第50-53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不同表型性状多样性比较第50-51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第51-52页
   ·鹅观草不同居群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意义第52页
   ·鹅观草遗传多样性指数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第52-53页
 5.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鹅观草种质资源的醇溶蛋白多样性研究第54-67页
 1. 前言第5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4-57页
   ·材料第54-55页
     ·供试材料第54页
     ·溶液配制第54-55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5页
   ·试验方法第55-57页
     ·样品提取第55页
     ·凝胶制备第55-56页
     ·加样第56页
     ·电泳第56页
     ·固定和染色第56页
     ·保存第56页
     ·数据处理第56-5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7-64页
   ·醇溶蛋白谱带的多样性第57-60页
   ·醇溶蛋白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分祈第60页
   ·醇溶蛋白的聚类分析第60-62页
   ·各地理类群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第62-64页
   ·遗传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64页
 4. 讨论第64-66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第64-65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策略第65-66页
 5.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鹅观草种质资源的ISSR研究第67-80页
 1 前言第6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7-72页
   ·材料第67-69页
     ·植物材料第67页
     ·试剂及其配制第67-6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68页
     ·随机引物及序列第68-69页
   ·试验方法第69-72页
     ·取样第69页
     ·DNA的提取、纯化和定量第69-70页
     ·ISSR分析第70-71页
     ·ISSR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第71-7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2-77页
   ·ISSR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第72页
   ·依据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72-75页
   ·依据I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第75-77页
   ·遗传多样性指数与生态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第77页
 4 讨论第77-78页
   ·ISSR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可行性第77页
   ·鹅观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第77-78页
 5. 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鹅观草种质资源三种标记方法的综合分析第80-84页
 1 三种标记方法差异性分析第80-82页
   ·居群遗传多样性比较第80-81页
   ·居群分化系数的比较第81页
   ·检测能力和效率的比较第81-82页
 2 三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分析第82-8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84-85页
 1 结论第84页
 2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7页
致谢第97-98页
作者简历第98-99页
附表第99-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功能性环糊精包结络合物及高分子方面的应用
下一篇:杯芳烃希夫碱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