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 ·花生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页 |
| ·花生锈病的危害与防治技术 | 第11-13页 |
| ·分布与危害 | 第11-12页 |
| ·病原菌 | 第12页 |
| ·锈病症状与流行规律 | 第12-13页 |
| ·花生锈病的防治措施 | 第13页 |
| ·花生锈病抗性遗传改良 | 第13-16页 |
| ·抗病种质资源评价 | 第13-14页 |
| ·抗性遗传与机理 | 第14-15页 |
| ·抗性育种 | 第15页 |
| ·抗性鉴定与选择方法 | 第15-16页 |
| ·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 ·作物改良中常用的分子标记 | 第16-17页 |
| ·分子标记在花生抗性鉴定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 ·分子标记在栽培种花生DNA多态性方面的研究 | 第17-19页 |
| ·农作物锈病抗性分子标记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 ·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 第20-21页 |
| ·必要性 | 第20页 |
| ·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花生抗锈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1-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 ·花生材料 | 第21-22页 |
| ·花生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 ·PCR反应 | 第23-24页 |
| ·电泳及银染 | 第24-25页 |
|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 ·SSR引物在抗锈病花生种质中扩增的条带特点 | 第25-26页 |
| ·抗锈花生种质间的遗传差异 | 第26-28页 |
| ·花生抗锈种质材料的聚类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花生锈病抗性分子标记的建立 | 第30-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 ·花生材料 | 第30页 |
| ·杂种后代抗性鉴定 | 第30-31页 |
| ·AFLP分析试剂及仪器 | 第31-32页 |
| ·花生样品叶片DNA提取 | 第32页 |
| ·AFLP实验流程 | 第32-35页 |
| ·抗锈病AFLP标记的筛选 | 第35页 |
| ·抗锈病AFLP标记的验证 | 第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 ·锈病田间抗性调查结果 | 第35-37页 |
| ·亲本间差异AFLP引物筛选 | 第37-38页 |
| ·AFLP标记的获得 | 第38-39页 |
| ·分子标记在F_3的验证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1-44页 |
| ·讨论 | 第41-42页 |
| ·关于花生抗锈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第41页 |
| ·关于ICGV86699锈病抗性特点与抗性遗传属性 | 第41-42页 |
| ·花生锈病抗性AFLP分子标记的建立与应用 | 第42页 |
| ·结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