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层面公共配套设施布局规划导向与方法--以新都城西片区控规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4-17页 |
·研究范围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2 公共配套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布局的再认识 | 第20-46页 |
·公共配套设施的再认识 | 第20-25页 |
·公共配套设施的物品属性及物品分类 | 第20-23页 |
·公共配套设施的特点 | 第23页 |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的公共政策内涵 | 第23-25页 |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布局的相关理论 | 第25-37页 |
·国外相关理论 | 第26-3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4-37页 |
·公共配套设施布局的再认识 | 第37-44页 |
·公共配套设施布局的思考 | 第37-40页 |
·控规层面对公共配套设施布局的规划控制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3 控规层面公共配套设施布局规划导向与方法的问题 | 第46-58页 |
·规划总体思路的问题 | 第46-48页 |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对实际问题的针对性不足 | 第46-47页 |
·缺乏深入有效的现状分析和方案反馈 | 第47-48页 |
·规划导向的问题 | 第48-55页 |
·缺乏相关规划的统筹整合 | 第48-50页 |
·缺乏与地块产权界线的结合 | 第50-51页 |
·对公益性和盈利性设施的布局要求认识不足 | 第51-52页 |
·与城市开放空间关联效应的发掘不足 | 第52-54页 |
·与城市公交、步行系统充分结合不够 | 第54-55页 |
·规划方法的问题 | 第55-57页 |
·以定性为主的分析方法难以提供可靠的规划依据 | 第55-56页 |
·规划控制的刚性不刚和弹性不足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控规层面公共配套设施布局规划导向 | 第58-84页 |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总体思路 | 第58-65页 |
·“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对策 | 第58-62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现状分析和方案反馈修正 | 第62-65页 |
·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导向 | 第65-82页 |
·强调统筹整合 | 第65-67页 |
·强调结合地块产权界线 | 第67-70页 |
·强调适应设施布局要求 | 第70-76页 |
·强调与环境、交通系统的复合 | 第76-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5 控规层面公共配套设施布局规划方法 | 第84-124页 |
·GIS 辅助公共配套设施布局现状分析 | 第84-96页 |
·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分析的模型思想 | 第85-87页 |
·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分析的GIS 技术基础 | 第87-89页 |
·GIS 支持下的公共配套设施布局现状分析 | 第89-96页 |
·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原则确定 | 第96-110页 |
·教育设施布局原则确定 | 第96-100页 |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原则确定 | 第100-102页 |
·文化体育设施布局原则确定 | 第102-103页 |
·商业服务设施布局原则确定 | 第103-105页 |
·社会服务设施布局原则确定 | 第105-106页 |
·行政管理设施布局原则确定 | 第106-108页 |
·市政公用设施布局原则确定 | 第108-110页 |
·GIS 辅助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方案反馈修正 | 第110-117页 |
·基于GIS 分析模型的设施布局反馈 | 第110-111页 |
·公共配套设施布局反馈的模型思想 | 第111-112页 |
·GIS 支持下的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方案反馈修正 | 第112-117页 |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控制 | 第117-123页 |
·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 第117-119页 |
·各类公共配套设施的刚性和弹性控制内容 | 第119-122页 |
·控制图则的建构 | 第12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6 结语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
附录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