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经济鉴证行为的法律定位 | 第9-18页 |
(一) 经济鉴证行为的内涵与外延 | 第9-11页 |
1. 内涵 | 第9-10页 |
2. 外延 | 第10-11页 |
(二) 经济鉴证行为的法律特征 | 第11-14页 |
1. 中介性 | 第12页 |
2. 专业性 | 第12-13页 |
3. 独立性 | 第13页 |
4. 营利性 | 第13-14页 |
5. 公信性 | 第14页 |
(三) 经济鉴证行为的功能 | 第14-17页 |
1. 经济鉴证行为对市场失灵的克服 | 第14-16页 |
2. 经济鉴证行为对政府失灵的克服 | 第16-17页 |
(四) 经济鉴证行为的法律性质 | 第17-18页 |
二、国外对经济鉴证行为的法律调整 | 第18-24页 |
(一) 美国对经济鉴证行为的法律调整 | 第18-21页 |
1. 美国经济鉴证行为的法律调整机制及其改革 | 第18-21页 |
2. 美国经济鉴证行为的法律调整模式及其特点 | 第21页 |
(二) 欧盟对经济鉴证行为法律调整的变革 | 第21-22页 |
(三) 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经济鉴证行为的法律调整 | 第22-23页 |
(四) 有关国际组织对经济鉴证行为的法律调整 | 第23-24页 |
三、经济鉴证行为法律调整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 | 第24-33页 |
(一) 法律调整经济鉴证行为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1. 发挥经济鉴证行为的功能优势需要法律的引导和促进 | 第24页 |
2. 矫正经济鉴证行为的功能缺失需要法律的规范与监管 | 第24-25页 |
(二) 经济鉴证行为法律调整的具体内容 | 第25-33页 |
1. 法律对经济鉴证行为的引导与促进 | 第25-26页 |
2. 法律对经济鉴证行为的规范与监管 | 第26-33页 |
四、我国经济鉴证行为法律调整的制度障碍及对策分析 | 第33-41页 |
(一) 我国经济鉴证行为法律调整的现状及制度障碍 | 第33-37页 |
(二) 完善我国经济鉴证行为法律调整的对策分析 | 第3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