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散文流变
内容提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选题背景 | 第8-11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 第11-18页 |
·赋的归属 | 第11-13页 |
·骈体文的归属 | 第13-14页 |
·诸子之文和史传之文的归属 | 第14-18页 |
第2章 刘邦吕后时期的散文 | 第18-24页 |
·社会背景 | 第18-20页 |
·草创时期对文化的漠视 | 第18-19页 |
·黄老思想的形成及其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 第19-20页 |
·散文的创作及其特点 | 第20-24页 |
·辩士之文 | 第20-22页 |
·刘邦之文 | 第22-24页 |
第3章 文景时期到武帝中期的散文 | 第24-36页 |
·社会背景 | 第24-26页 |
·散文的创作及其特点 | 第26-36页 |
·战国文风的复活 | 第27-29页 |
·大汉气象的散文风格 | 第29-36页 |
第4章 武帝中期到宣帝时期的散文 | 第36-42页 |
·社会背景 | 第36-38页 |
·散文的创作及其特点 | 第38-42页 |
·雕琢的文风 | 第38-40页 |
·沉稳平实的文风 | 第40-42页 |
第5章 西汉后期的散文 | 第42-52页 |
·社会背景 | 第42-52页 |
·儒学的社会化运动 | 第42-43页 |
·大臣弄权与朋党之争 | 第43-45页 |
·阴阳灾异学说大兴 | 第45-46页 |
·西汉后期的散文特色 | 第46-49页 |
·缜密舒缓的文风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