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股东提案制度的产生及基本理论 | 第16-23页 |
第一节 股东提案制度产生的两个推动力 | 第16-19页 |
一、股份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与融合 | 第16-18页 |
二、公司民主理论的发展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股东提案制度的产生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股东提案权的概念及功能 | 第20-23页 |
一、股东提案权的概念 | 第20-21页 |
二、股东提案制度的功能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美国法中的股东提案制度 | 第23-33页 |
第一节 美国现行法对股东提案制度的规定 | 第23-26页 |
一、提案股东的资格 | 第23页 |
二、提案的期限与提案的数量限制 | 第23-24页 |
三、提案内容及排除事由 | 第24-25页 |
四、公司排除提案的程序 | 第25-26页 |
五、公司违背股东提案规则的处理情形 | 第26页 |
第二节 美国法中对股东提案权的两个主要限制 | 第26-29页 |
一、非“正当事项”排除规则(Proper Subject) | 第26-27页 |
二、“日常业务经营”排除规则(Ordinary Business Operations Exception) | 第27-29页 |
第三节 美国股东提案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 | 第29-33页 |
一、美国学者及实务界对“日常业务经营”排除规则的看法 | 第29-30页 |
二、有关股东提案选举董事问题研究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加拿大法中的股东提案制度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加拿大商业公司法》(CBCA)的修订 | 第33-34页 |
一、股东的提案资格 | 第33页 |
二、提案的排除条件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加拿大股东提案制度中的提案排除规则 | 第34-37页 |
一、“实质相同”排除规则 | 第34-35页 |
二、“无重大关联”排除规则 | 第35-36页 |
三、“知名度”排除规则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对加拿大法中股东提案制度的实证研究 | 第37-41页 |
一、股东提案制度在加拿大的使用情况实证研究 | 第37-39页 |
二、加拿大法院判决实证研究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的股东提案制度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德国的股东提案制度 | 第41-42页 |
一、享有建议权的股东资格 | 第41页 |
二、股东建议的事项 | 第41-42页 |
三、股东建议的排除事项 | 第42页 |
第二节 法国的股东提案制度 | 第42-43页 |
一、提案股东资格 | 第42-43页 |
二、救济措施 | 第43页 |
第三节 日本的股东提案制度 | 第43-45页 |
一、股东提案的资格与程序 | 第44页 |
二、提案的排除事项 | 第44页 |
三、公司违反股东提案规定的法律效果 | 第44-45页 |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股东提案制度 | 第45-49页 |
一、提案股东的资格 | 第45页 |
二、提案程序 | 第45页 |
三、提案的范围 | 第45-46页 |
四、提案之排除事由 | 第46页 |
五、违反股东提案权之法律效果 | 第46-49页 |
第五章 借鉴域外股东提案制度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思考 | 第49-63页 |
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股东提案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49-52页 |
一、提案股东的资格限制逐步放开 | 第49页 |
二、提案排除事由减少 | 第49-50页 |
三、机构投资者成为股东提案的主力 | 第50-51页 |
四、股东提案日益关注公司社会责任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我国的股东提案制度现状 | 第52-58页 |
一、我国现行的股东提案制度规定 | 第52-53页 |
二、结合我国实践看股东提案制度的不足之处 | 第53-58页 |
第三节 我国股东提案制度之完善 | 第58-63页 |
一、提案股东资格限制之完善 | 第58-59页 |
二、股东提案程序之完善 | 第59-60页 |
三、重新建立股东提案审查程序 | 第60页 |
四、建立股东提案救济机制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