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樟论文

香樟耐碱性种源筛选及上海地区香樟ISSR遗传分析初步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6页
缩略词表第6-9页
文献综述第9-21页
 植物性状差异遗传分析研究进展及香樟黄化病研究进展第9-21页
  1 性状差异的常规研究方法第9-12页
   ·形态学标记分析第9-10页
   ·细胞学标记分析第10-11页
   ·生化标记分析第11-12页
  2 性状差异的分子标记第12-18页
   ·质量性状的分子标记第12-14页
   ·数量性状的分子标记第14-18页
  3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18-19页
  4 香樟黄化病研究进展第19-21页
引言第21-22页
第一章 香樟不同种源耐碱性研究第22-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供试材料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页
   ·生理指标测试第22-23页
   ·数据分析第2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3-26页
   ·株高第23-24页
   ·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24-25页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第25页
   ·SOD 酶活性的变化第25页
   ·叶片有效铁含量的变化第25-26页
 3 小结第26-27页
第二章 上海地区香樟种源间ISSR 标记遗传分析第27-40页
 1 材料与仪器第27-28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主要试剂及来源第2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7-28页
 2 实验方法第28-33页
   ·香樟植物总基因组DNA 的制备第28-29页
   ·香樟植物总基因组DNA 质量的检测第29页
   ·ISSR 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建立第29-31页
   ·上海地区香樟ISSR 遗传分析第31-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香樟ISSR-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第33-36页
   ·引物筛选结果第36-37页
   ·ISSR 标记遗传分析第37-39页
 4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结论与讨论第40-45页
 1 香樟种源的耐碱性第40-41页
 2 植物材料的选择及其基因组DNA 的制备第41页
 3 I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第41-42页
 4 性状差异遗传分析及BSA 法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第42页
 5 关于 ISSR 的稳定性与可行性第42-43页
 6 香樟黄化发生与分子标记遗传分析的联系与局限第43页
 7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个人简介第50-51页
导师简介第51-52页
指导老师简介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美俄之间的核军备控制
下一篇:康熙朝科举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