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与现代基督教末世思想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基督教末世论和《喧哗与骚动》的末世倾向 | 第13-22页 |
(一)、基督教传统的末世论和现代希望的末世论 | 第13-16页 |
(二)、《喧哗与骚动》创作与命名的末世倾向 | 第16-18页 |
(三)、文本时间与结构的隐喻 | 第18-20页 |
(四)、康普生家族的末世命运 | 第20-22页 |
二、《喧哗与骚动》中的圣经意象和末世意义的探讨 | 第22-31页 |
(一)、原罪——失落的伊甸园 | 第22-24页 |
(二)、毁灭——大洪水,最早的末世意象 | 第24-26页 |
(三)、上帝的拯救——摩西出埃及 | 第26-28页 |
(四)、耶稣的拯救——受难与复活 | 第28-31页 |
三、对现代人的审判与末世之希望 | 第31-41页 |
(一)、康普生家族之末日——对现代人的审判 | 第31-35页 |
1.失落的爱——现代人困境之一 | 第31-32页 |
2.金钱的焦虑——现代人困境之二 | 第32-35页 |
3.对现代人的否定 | 第35页 |
(二)、现代人的受难与复活 | 第35-37页 |
(三)、迪尔西的怀抱和末世之希望 | 第37-41页 |
1.迪尔西的爱 | 第37-38页 |
2.坚信和忍耐的末世精神 | 第38-41页 |
四、福克纳的现代基督教末世倾向 | 第41-47页 |
(一)、福克纳的基督情结 | 第41-43页 |
(二)、福克纳的希望 | 第43-47页 |
1.福克纳和荒原中的现代人 | 第43-44页 |
2.福克纳的希望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