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联盟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6页 |
ABSTRACT | 第16-2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1-3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1-24页 |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24-3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30-31页 |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31-33页 |
第2章 品牌联盟研究文献综述 | 第33-55页 |
·品牌概念的演化 | 第33-38页 |
·企业和消费者—两个视角 | 第38-43页 |
·品牌联盟的动机 | 第38-39页 |
·品牌联盟的步骤 | 第39-40页 |
·品牌联盟的收益和风险 | 第40-43页 |
·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联盟研究综述 | 第43-55页 |
·品牌联盟的有效性 | 第44-47页 |
·品牌联盟的负面溢出效应 | 第47-50页 |
·品牌联盟评价的概念模型 | 第50-52页 |
·其他行业品牌联盟 | 第52-55页 |
第3章 品牌联盟评价影响因素及其分析模型 | 第55-94页 |
·品牌联盟的内涵、特征和分类 | 第55-64页 |
·品牌联盟的内涵 | 第55-56页 |
·品牌联盟的特征 | 第56-59页 |
·品牌联盟的分类 | 第59-64页 |
·品牌联盟评价的影响因素 | 第64-76页 |
·参与品牌事前态度 | 第64-66页 |
·适应性 | 第66-69页 |
·可信性和脆弱性 | 第69-71页 |
·熟悉度/知名度 | 第71-73页 |
·认知努力和说服努力 | 第73-75页 |
·感知利益 | 第75-76页 |
·品牌联盟分析模型 | 第76-87页 |
·溢出效果模型 | 第77-82页 |
·B-M模型 | 第82-87页 |
·品牌联盟评价概念模型系统框架 | 第87-94页 |
第4章 品牌联盟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 第94-115页 |
·预实验 | 第94-95页 |
·实验一 联合促销 | 第95-100页 |
·实验二 产品开发(1) | 第100-106页 |
·实验三 产品开发(2) | 第106-111页 |
·产品开发场景综合结果 | 第111-113页 |
·结论 | 第113-115页 |
第5章 品牌联盟绩效动态研究 | 第115-144页 |
·NK模型简介 | 第115-122页 |
·NK模型的构成 | 第116-120页 |
·NK模型的性质 | 第120-121页 |
·NK模型方法的应用 | 第121-122页 |
·品牌联盟的NK模型分析框架 | 第122-126页 |
·模型影响变量分析 | 第122-124页 |
·NK分析框架 | 第124-126页 |
·基于联合分析的适应性图景分析 | 第126-135页 |
·联合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126-127页 |
·联合分析的步骤 | 第127-132页 |
·品牌联盟的NK模型分析 | 第132-135页 |
·行业区别与复杂性对品牌联盟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135-144页 |
·简单品牌形象下的品牌联盟 | 第135-136页 |
·复杂品牌形象下的品牌联盟 | 第136-138页 |
·环境变化对品牌联盟效果的影响 | 第138-144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144-154页 |
·研究的结论与意义 | 第144-150页 |
·研究结论 | 第144-146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46-148页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48-149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49-150页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50-154页 |
附录 | 第154-188页 |
附录1: 品牌联盟研究项目问卷 | 第154-171页 |
附录2: 联合分析问卷 | 第171-179页 |
附录3: NK模型核心代码 | 第179-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203页 |
致谢 | 第203-2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04-20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