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的内容 | 第9-11页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国家经济职能的历史演化 | 第13-33页 |
第一节 17世纪—20世纪初:英法自由放任与德国的贸易保护 | 第14-20页 |
第二节 20世纪初—70年代:国家干预主义兴起 | 第20-27页 |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济自由主义复兴 | 第27-33页 |
第二章 限制政府职能思想的理论渊源—从三种“国家理论”的角度 | 第33-56页 |
第一节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灵”理论 | 第33-44页 |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新古典国家理论” | 第44-50页 |
第三节 自由之上主义的限制国家理论 | 第50-56页 |
第三章 中国政府职能转型的依据 | 第56-83页 |
第一节 中国政府职能定位 | 第56-62页 |
第二节 中国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 | 第62-69页 |
第三节 美、英、德国家政府职能转型的实践 | 第69-75页 |
第四节 中国政府职能转型的现实条件和机制 | 第75-83页 |
第四章 政府职能转型路径之一:政府管制改革 | 第83-107页 |
第一节 政府管制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 第83-85页 |
第二节 中国经济性管制的现状与形式 | 第85-88页 |
第三节 中国经济性管制的成本 | 第88-94页 |
第四节 西方国家放松经济性管制的实践 | 第94-97页 |
第五节 中国经济性管制供需均衡分析与行政审批改革 | 第97-100页 |
第六节 中国社会性管制供需均衡分析 | 第100-107页 |
第五章 政府职能转型路径之二:公共服务市场化—兼论我国有企业改革 | 第107-140页 |
第一节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论依据 | 第107-115页 |
第二节 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 | 第115-121页 |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现状及其根源 | 第121-127页 |
第四节 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公用事业国有企业的特许经营为例 | 第127-140页 |
第六章 政府职能转型路径之三:财政体制的重构 | 第140-184页 |
第一节 我国国家建设型财政的特点及功过 | 第140-148页 |
第二节 城乡分割的财政体制的特征与后果 | 第148-157页 |
第三节 公共财政的含义 | 第157-158页 |
第四节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 第158-172页 |
第五节 我国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 | 第172-180页 |
第六节 进行配套的机构和政治体制改革 | 第180-184页 |
第七章 政府职能转型路径之四:培育民间组织 | 第184-195页 |
第一节 国内外民间组织的兴起 | 第185-186页 |
第二节 政府、市场与民间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各自优势 | 第186-189页 |
第三节 民间组织在政府职能社会化中的作用 | 第189-193页 |
第四节 积极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的对策建议 | 第193-195页 |
本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和基本结论 | 第195-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197-201页 |
致谢 | 第201-202页 |
在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文章 | 第202-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