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模拟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齿轮系统动力学对齿轮故障行为研究的概况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课题项目来源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齿轮的失效分析 | 第16-24页 |
·齿轮的失效类型 | 第16-17页 |
·齿轮失效特征、原因及改进对策分析 | 第17-21页 |
·齿面损耗 | 第17-18页 |
·胶合 | 第18页 |
·齿面疲劳 | 第18-19页 |
·永久变形 | 第19-20页 |
·轮齿折断 | 第20-21页 |
·裂纹 | 第21页 |
·影响齿轮失效的主要因素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齿轮的有限元分析 | 第24-38页 |
·齿轮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4-31页 |
·轮齿齿廓的实现 | 第25-30页 |
·轮齿实体模型的生成 | 第30-31页 |
·齿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对齿轮进行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整体齿轮模型的建立 | 第32页 |
·齿轮的啮合装配 | 第32-33页 |
·接触对的创建 | 第33页 |
·载荷及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33-34页 |
·含齿根裂纹齿轮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参数分析 | 第38-56页 |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第38-41页 |
·齿轮扭转啮合刚度的分析 | 第41-46页 |
·啮合刚度定义 | 第41-42页 |
·单齿啮合刚度的计算 | 第42-43页 |
·双齿啮合刚度的计算 | 第43-44页 |
·扭转啮合刚度的求解结果 | 第44-46页 |
·运动方程中参数的确定 | 第46-53页 |
·摩擦力的计算 | 第46-49页 |
·摩擦力臂的计算 | 第49-52页 |
·其它参数的确定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及仿真结果的分析 | 第56-68页 |
·动力学模型求解算法的选择 | 第56-57页 |
·动力学方程组的求解过程 | 第57-61页 |
·MATLAB求解常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 | 第57页 |
·解算微分方程的命令调用格式 | 第57-58页 |
·高阶常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58-59页 |
·动力学方程组的求解 | 第59-61页 |
·动力学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1-66页 |
·无故障齿轮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结果 | 第61-63页 |
·含齿根裂纹齿轮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结果 | 第63-6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模拟结果的试验验证 | 第68-74页 |
·试验的设计 | 第68-69页 |
·齿轮传动系统的试验台 | 第68页 |
·加速度计的安装 | 第68页 |
·齿根裂纹的物理模拟 | 第68-69页 |
·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存储 | 第69-71页 |
·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 | 第69-70页 |
·加速度计与集流环的连接 | 第70-71页 |
·信号数据的回放与验证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总结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