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涵义和特点 | 第9-16页 |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涵义 | 第9-12页 |
(一) 个性、个性化 | 第9-10页 |
(二) 个性化作文 | 第10页 |
(三) 个性化作文教学 | 第10-12页 |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 | 第12-16页 |
(一) 自主性 | 第12-13页 |
(二) 体验性 | 第13-14页 |
(三) 创造性 | 第14页 |
(四) 开放性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 第16-21页 |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目标 | 第16-17页 |
(一) 总体目标 | 第16页 |
(二) 基础目标 | 第16-17页 |
(三) 前瞻目标 | 第17页 |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原则 | 第17-21页 |
(一) 主体性教育原则 | 第17-18页 |
(二) 循序渐进原则 | 第18-19页 |
(三) 因材施教原则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 第21-45页 |
一、重视学生作文个性差异,寻找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起点 | 第21-28页 |
(一) 珍视学生个性差异,奠定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基础 | 第21-23页 |
(二) 学生作文个性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分析 | 第23-24页 |
(三)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采集学生个性化作文的信息 | 第24-28页 |
二、和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作文教学方案 | 第28-31页 |
(一) 关于个性化作文教学档案的建设 | 第28-30页 |
(二) 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方案 | 第30-31页 |
三、不拘一格“练”人才--多样化的作文训练手段 | 第31-35页 |
(一) 改变空间的封闭性 | 第31-34页 |
(二) 打破时间的限制性 | 第34-35页 |
四、因材而定体——个性化地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 第35-38页 |
(一) 文体和文体教学 | 第35-37页 |
(二) 如何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把握文体教学 | 第37-38页 |
五、个性化作文教学评价——开放性、人性化、多元性 | 第38-45页 |
(一)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个性化作文要坚持不同的评价标准 | 第39-40页 |
(二) 有差别地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作文,体现开放性特点 | 第40-42页 |
(三) 应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文标准 | 第42-45页 |
第四章 个性化作文教学反思 | 第45-56页 |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误区 | 第45-48页 |
二、真实——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生命 | 第48-51页 |
三、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把握真实 | 第51-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