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现代技法探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14页 |
| ·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动态 | 第12页 |
| ·课题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 ·拟解决问题 | 第12页 |
| ·方法及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作曲技法探究 | 第14-54页 |
| ·十二音技法 | 第14-23页 |
| ·十二音序列技法 | 第14-21页 |
| ·自由无调性与自由十二音 | 第21-23页 |
| ·新型的和声材料构成 | 第23-33页 |
| ·传统功能和声的拓宽与突破 | 第24-27页 |
| ·无调性音乐中的色彩性和声 | 第27-32页 |
| ·线性进行的和声思维及应用 | 第32-33页 |
| ·非常规的节奏节拍 | 第33-42页 |
| ·传统节奏节拍的突破 | 第34-35页 |
| ·民族素材的借鉴 | 第35-38页 |
| ·数控节奏的应用 | 第38-42页 |
| ·调式调性的拓展 | 第42-48页 |
| ·传统调性背景下的新技法 | 第43-44页 |
| ·多调性与泛调性的运用 | 第44-46页 |
| ·无调性的应用 | 第46-48页 |
| ·非传统的曲式结构 | 第48-50页 |
| ·现代复调的运用 | 第50-54页 |
| 第三章 中国作曲家自创体系的现代技法探究 | 第54-72页 |
| ·赵晓生及其太极作曲系统 | 第54-60页 |
| ·太极作曲系统简述 | 第54-57页 |
| ·钢琴曲《太极》 | 第57-60页 |
| ·高为杰及其自创技法 | 第60-66页 |
| ·《秋野》与局部配套 | 第61-62页 |
| ·《冬雪》与自由配套 | 第62-64页 |
| ·《路》与非八度循环人工音阶 | 第64-66页 |
| ·彭志敏及其《八山璇读》 | 第66-70页 |
| ·其他创新技法形式的运用 | 第70-72页 |
| 结语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