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9页 |
·R&D 投资柔性化评估的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R&D 投资柔性化评估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9-23页 |
·R&D 投资的柔性化评估涵义 | 第19-20页 |
·R&D 投资的柔性化评估内容 | 第20-21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 | 第23-27页 |
·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本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24-26页 |
·应用研究的逻辑思路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2 章 企业R&D 投资柔性化评估相关理论与实证综评 | 第28-48页 |
·传统投资评估方法与R&D 投资柔性化评估 | 第28-30页 |
·DCF 方法的基本假设与缺陷 | 第28-29页 |
·R&D 投资柔性化评估方法的提出 | 第29-30页 |
·战略柔性理论与R&D 投资柔性化评估 | 第30-36页 |
·战略柔性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 第30-33页 |
·战略柔性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 第33-35页 |
·战略柔性理论启示 | 第35-36页 |
·实物期权定价理论与R&D 投资柔性化评估 | 第36-41页 |
·实物期权的定义 | 第36-37页 |
·实物期权的特征分析 | 第37-38页 |
·实物期权定价的思路与启示 | 第38-41页 |
·期权博弈理论与R&D 投资柔性化评估 | 第41-46页 |
·期权博弈理论的一般性分析框架 | 第41-44页 |
·期权博弈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 章 企业R&D 投资机会的柔性化评估 | 第48-76页 |
·企业R&D 投资机会的界定 | 第48页 |
·企业R&D 投资市场机会的柔性化评估 | 第48-55页 |
·R&D 投资市场机会的定性分析 | 第48-51页 |
·R&D 投资市场机会的实物期权特征 | 第51页 |
·R&D 投资市场机会的柔性化评估模型 | 第51-53页 |
·R&D 投资市场机会柔性化评估模型的应用 | 第53-55页 |
·企业R&D 工艺成熟度的柔性化评估 | 第55-61页 |
·R&D 工艺成熟度的概念 | 第55-56页 |
·R&D 工艺成熟度的柔性化评估模型 | 第56-60页 |
·R&D 工艺成熟度柔性化评估模型的应用 | 第60-61页 |
·企业R&D 投资机会的实现模型 | 第61-75页 |
·R&D 投资机会实现的交易成本分析 | 第62-63页 |
·自主R&D 投资机会实现模型 | 第63-68页 |
·协作R&D 投资机会实现模型 | 第68-75页 |
·R&D 投资机会实现模型的应用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4 章 企业R&D 投资风险的柔性化评估 | 第76-108页 |
·R&D 投资风险特征 | 第76-77页 |
·R&D 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 第77-79页 |
·R&D 投资市场风险分析 | 第77页 |
·R&D 工艺成熟度风险分析 | 第77-79页 |
·R&D 投资风险的柔性化评估体系 | 第79-87页 |
·R&D 投资风险柔性化评估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79-82页 |
·R&D 投资风险柔性化评估的对象、功能与原则 | 第82-83页 |
·R&D 投资风险柔性化评估体系的设计要素分析 | 第83-85页 |
·R&D 投资风险柔性化评估体系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 第85-87页 |
·R&D 投资风险的柔性化评估模型 | 第87-95页 |
·R&D 投资风险柔性化评估神经网络算法 | 第88-93页 |
·R&D 投资风险柔性化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 第93-95页 |
·R&D 投资风险柔性化评估模型的应用 | 第95-107页 |
·R&D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柔性化评估 | 第95-102页 |
·R&D 投资风险的柔性化评估 | 第102-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5 章 企业R&D 投资项目的柔性化选择 | 第108-131页 |
·R&D 投资项目选择的思路与流程 | 第108-111页 |
·R&D 投资项目选择的基本思路 | 第108-109页 |
·R&D 投资项目选择的流程 | 第109-111页 |
·R&D 投资项目柔性化选择的基本模型 | 第111-115页 |
·问题描述 | 第111-112页 |
·基于相离度的模糊优选模型 | 第112-113页 |
·基于风险因子的模糊优选模型 | 第113-115页 |
·多模块R&D 投资项目柔性化选择模型 | 第115-119页 |
·问题描述 | 第115-117页 |
·遗传算法的构建 | 第117-119页 |
·多时段R&D 投资项目柔性化选择模型 | 第119-123页 |
·问题描述 | 第119-120页 |
·完全信息柔性化选择模型 | 第120-121页 |
·不完全信息柔性化选择模型 | 第121-123页 |
·R&D 投资项目柔性化选择扩展优序模型 | 第123-125页 |
·优序法的引入 | 第123-124页 |
·扩展的加权优序法模型 | 第124-125页 |
·R&D 投资项目柔性化选择模型的应用 | 第125-130页 |
·R&D 投资项目柔性化选择基本模型的应用 | 第125-126页 |
·多模块R&D 投资项目柔性化选择模型的应用 | 第126-129页 |
·R&D 投资项目柔性化选择扩展优序模型的应用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6 章 企业R&D 投资价值的柔性化评估 | 第131-163页 |
·实物期权定价与R&D 投资价值柔性化评估 | 第131-139页 |
·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的分类 | 第131-132页 |
·实物期权定价的离散分析法 | 第132-137页 |
·实物期权定价的连续分析法 | 第137-139页 |
·R&D 投资价值柔性化评估的基本模型 | 第139-143页 |
·多模块R&D 投资价值柔性化评估的实物期权模型 | 第143-149页 |
·问题描述 | 第143-144页 |
·多模块R&D 投资价值函数的确立 | 第144-147页 |
·多模块R&D 投资价值分析 | 第147-149页 |
·多时段R&D 投资价值柔性化评估的实物期权模型 | 第149-155页 |
·问题描述 | 第149-151页 |
·多时段R&D 投资价值柔性化评估 | 第151-153页 |
·比较静态分析 | 第153-155页 |
·R&D 投资价值柔性化评估模型的应用 | 第155-162页 |
·R&D 投资价值柔性化评估基本模型的应用 | 第155-159页 |
·多模块R&D 投资价值柔性化评估模型的应用 | 第159-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162-163页 |
第7 章 企业R&D 投资时机的柔性化评估 | 第163-177页 |
·R&D 投资时机的柔性化评估内容 | 第163-164页 |
·评估变量的设置与数学描述 | 第164-167页 |
·R&D 投资时机的柔性化评估模型 | 第167-169页 |
·R&D 投资相对收益率区间的评估 | 第167-168页 |
·R&D 投资时间的评估 | 第168-169页 |
·R&D 投资两阶段博弈概率的评估 | 第169页 |
·R&D 投资时机柔性化评估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 第169-173页 |
·R&D 投资相对收益率区间的权变参数分析 | 第169-171页 |
·R&D 投资时间的权变参数分析 | 第171-173页 |
·R&D 投资两阶段博弈概率的权变参数分析 | 第173页 |
·R&D 投资时机柔性化评估模型的应用 | 第173-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176-177页 |
结论 | 第177-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0页 |
致谢 | 第190-191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