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4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14页 |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4页 |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的计算和预测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7页 |
2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概念及支持理论 | 第17-25页 |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系统的概念 | 第17-19页 |
·土地健康的概念 | 第19页 |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概念 | 第19-20页 |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特性 | 第20-22页 |
·战略性 | 第20-21页 |
·整体性 | 第21页 |
·区域性 | 第21页 |
·层次性 | 第21页 |
·动态性 | 第21-22页 |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稀缺性理论 | 第22页 |
·系统理论 | 第22-2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
3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 第25-34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5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主要指标解释 | 第25-29页 |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 | 第29-33页 |
·因子集的划分 | 第29页 |
·评价指标标准化转换 | 第29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29-31页 |
·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4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34-56页 |
·上海市土地利用概况 | 第34-41页 |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状况 | 第34页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4-38页 |
·土地利用的特点 | 第38页 |
·上海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8-41页 |
·上海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41-44页 |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的计算与预测 | 第44-47页 |
·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综合指数的计算 | 第44-45页 |
·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综合指数评价 | 第45页 |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的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上海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水平综合评价 | 第47-54页 |
·系统结构分析 | 第47-49页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49-51页 |
·系统效益分析 | 第51-53页 |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5 提高上海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措施和途径 | 第56-60页 |
·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第56-57页 |
·严控耕地减少量,实施基本农田保护 | 第56页 |
·以建设促保护,提升耕地质量 | 第56-57页 |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步伐 | 第57页 |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空间布局 | 第57-58页 |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 第58-59页 |
·建立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 第58页 |
·科学制定土地生态规划 | 第58-59页 |
·适度开发滩涂资源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讨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