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藏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研究--以夏河中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目的第8-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页
    1.3 研究的设计第9-11页
        1.3.1 研究思路第9-10页
        1.3.2 研究对象第10页
        1.3.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 相关领域文献研究第11-13页
        1.4.1 关于青少年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第11页
        1.4.2 关于少数民族青少年人际交往关系的研究第11-12页
        1.4.3 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青少年人际交往方面的研究第12页
        1.4.4 对已有文献的述评第12-13页
    1.5 概念界定第13-14页
        1.5.1 青少年第13-14页
        1.5.2 人际交往第14页
        1.5.3 人际交往能力第14页
    1.6 理论依据第14-16页
        1.6.1 舒茨的人际三维理论第14-15页
        1.6.2 认知理论第15页
        1.6.3 沟通理论第15-16页
第二章 藏区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第16-29页
    2.1 夏河中学基本情况概述第16页
    2.2 调查对象、过程第16-17页
        2.2.1 调查对象第16-17页
        2.2.2 调查过程第17页
    2.3 夏河县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17-25页
        2.3.1 夏河县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总体情况第17-18页
        2.3.2 中学生人际交往动力情况第18-19页
        2.3.3 中学生人际交往认知情况第19-20页
        2.3.4 中学生人际交往技能情况第20-25页
    2.4 藏区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5-29页
        2.4.1 社会环境第25-26页
        2.4.2 学校环境第26-27页
        2.4.3 家庭因素第27页
        2.4.4 学生自身的因素第27-29页
第三章 藏区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第29-39页
    3.1 社会工作介入的准备阶段第29-30页
        3.1.1 小组成员的招募第29页
        3.1.2 小组成员的需求评估及目标确立第29-30页
    3.2 社会工作介入的实施阶段第30-37页
        3.2.1 第一次小组活动:“初相识”第30-31页
        3.2.2 第二次小组活动:“正确认识人际交往”第31-32页
        3.2.3 第三次小组活动:“增强自信,我能成功”第32-34页
        3.2.4 第四次小组活动:“心之桥——学会沟通”第34-35页
        3.2.5 第五次小组活动:“信任、合作、冲突解决能力”第35-36页
        3.2.6 第六次小组活动:“明天会更好”第36-37页
    3.3 社会工作介入效果评估第37-39页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藏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总结与思考第39-42页
    4.1 研究结论第39页
    4.2 专业反思第39-40页
    4.3 不足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喷射沉积7075Al/SiC_p复合材料板高温拉伸变形与断裂行为研究
下一篇:外源Cu(П)增强天然CuZnSOD经多种途径断裂DNA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