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随动数控曲轴磨削原理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曲轴磨削加工的方法 | 第8-11页 |
·传统的曲轴磨削方法 | 第9-10页 |
·曲轴的随动磨削 | 第10-11页 |
·曲轴随动磨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曲轴随动磨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曲轴随动磨削研究现状 | 第14页 |
·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曲轴随动磨削的运动模型及运动学分析 | 第17-27页 |
·影响磨削质量的基本参数 | 第17页 |
·随动磨削的运动特点 | 第17-20页 |
·建立曲轴随动磨削的运动模型 | 第20-23页 |
·运动方程的简化 | 第23-24页 |
·简化模型的误差分析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磨削力模型及砂轮架动力学分析 | 第27-38页 |
·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 | 第27-30页 |
·曲轴磨削时的磨削力 | 第30-32页 |
·曲轴随动磨削时的磨削力 | 第32-35页 |
·砂轮架动力学分析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曲轴随动磨削加工精度分析 | 第38-49页 |
·曲轴磨床的结构原理 | 第38-39页 |
·影响随动磨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工件(曲轴)静、动态特性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机床的静、动态特性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第40页 |
·数学模型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跟踪滞后对加工误差的影响 | 第41-42页 |
·砂轮架跟踪滞后 | 第41-42页 |
·头架转动滞后 | 第42页 |
·砂轮半径误差对加工误差的影响 | 第42-45页 |
·砂轮实际半径小于理论半径 | 第43-44页 |
·砂轮实际半径大于理论半径 | 第44-45页 |
·砂轮中心高误差对加工误差的影响 | 第45-46页 |
·砂轮中心低于曲轴回转中心 | 第45-46页 |
·砂轮中心高于曲轴回转中心 | 第46页 |
·曲轴随动磨削加工误差的补偿 | 第46-48页 |
·误差补偿技术 | 第46-47页 |
·误差补偿模型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砂轮架进给系统的研究 | 第49-65页 |
·砂轮架进给方案的选择 | 第49-55页 |
·高速随动磨削对砂轮架进给系统的要求 | 第49页 |
·传动的“旋转电机+滚珠丝杠”进给方式 | 第49-52页 |
·新型的直线电机直接驱动进给方式 | 第52-55页 |
·直线电机进给系统的设计 | 第55-64页 |
·直线电机概述 | 第55-59页 |
·直线电机的选型 | 第59-61页 |
·直线导轨的选型 | 第61-63页 |
·砂轮架进给系统的辅助装置 | 第63-64页 |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在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